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心系人民,尽职奉献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访谈刘多教授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沙丽蓉 高瑞蕊

党史百年,英杰辈出。滚滚历史长河中,党的光辉足迹绵延中国土地。为追随党的伟大路线,歌颂党的优良精神,来自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五名学生组成“追光小队”,追寻党的光辉,寻访中共党员刘多教授,回听历史浪潮中党的奋斗故事,感悟老党员的铁血情怀。

一、团队介绍

“追光小队”五名成员均来自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均为共青团员。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对党始终保持坚定的信仰,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践行于生活和学习。团队成员专业涵盖汉语言、数字出版和融媒体三大领域。各成员融合学科优势,互助协作,借助专业知识,利用专业能力,致力于采访报道党员前辈的优良精神,向党100周年献礼。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围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访谈活动,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刘多教授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进行宣传,并推出专题人物报道和精彩视频,展现刘多教授的党员精神,让更多人聆听经岁月沉淀愈加熠熠生辉的历史故事。

三、人物报道

(一)人物简介

刘多,女,1927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1947年进入湘雅医学院学习,于1952年毕业,主要从事寄生虫学的教学,在寄生虫领域享有盛誉。

(二)报道内容

严谨勤俭,尽职奉献,刘多教授在寄生虫领域默默燃烧着自己的热情,用躬自实践传递着无私的党员精神,奉献于人民,忠诚于党。

一丝不苟的研学态度,呕心沥血的躬自实践,铸就了刘多教授的专业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寄生虫病,尤其是疟疾大肆横行。解放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百姓们生活困难,贫病交加。在疟疾的高发期,劳动力无法下床工作,病情的恶化加重了人民生活的阴影。解放后人们发现要消灭这个疾病,才能消灭痛苦,疟疾的研究迫在眉睫。当时刘多教授响应国家号召,作为组长带领助教去桂阳开展防治研究工作。她认为“流行病学首先要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所以一定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正是这严谨的研究态度,让刘多教授扎根农村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驻地调查时,由于当地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只能借村民的一间仓库作为小组的工作室,蚊子的解剖研究也只能使用放大镜和细针等精密度较低的仪器。刘多教授回忆道,“那个时候的条件确实是太差了。比如说这个捕蚊管,都是人用自己的嘴巴来吸蚊子的,当然这个蚊子是不会吸到嘴巴里去的,也就是用嘴把蚊子吸进一个玻璃管,但是蚊子出不来的。”艰苦的工作环境,研究设施的不足,这都十分考验研究者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但是刘教授带领小组依旧不放弃这复杂且艰苦的调查工作。在困难面前,他们选择了负重前行,用成绩来回应人民。治疗疟疾不是仅仅医治病人这么简单,为了根本控制疟疾,还要调查清楚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峰期和易感染人群等因素。调查小组经过辛勤研究,发现中华按蚊是传播疟疾主要的蚊子。得到这个重要结论后,刘多教授将防治工作的重点确定在了控制传染源上,这项决定在当时的研究工作中无疑是中流砥柱的存在。中华按蚊的滋生地广,幼虫难以控制,给疟疾的控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只有控制住传染源,从源头解决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控制疟疾的主要方法。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奉献,是刘多教授多年不变的坚守。在驻村进行疟疾调查时,虽然做的是传染病工作,但是刘教授依然没有忘记自己身为一名医学人员的职责。在面对村里老人因低血糖而昏倒、产妇难产却缺乏医疗资源的情况时,刘多教授利用已有资源,耐心研究病人病情,尽自己所能帮助病人度过难关。她说,“我们想平常在教室里听听老师讲课,在病房里看病人都是安静的,有条件的,象牙塔里的。到了农村里才知道什么是病人的痛苦。”刘多教授始终坚持,一定要能够为老百姓解除痛苦,这样的人,群众才会欢迎你,才会和你合作。在面对需要帮助的病人时,她不仅是流行病学的调查员,更是一名医学工作者,一个融入人民群众、体恤村民、竭尽所能帮他们摆脱病痛烦恼的人。为推进疟疾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返回长沙后,刘多教授在实验室里展开了对蚊子的进一步研究。为维持蚊子的生命,需不断让它吸血,刘多教授和研究人员们身先士卒,自己充当起志愿者,甘愿被蚊子叮咬,也曾因此不幸感染过疟疾。但为了研究成果,为了使疟疾的治疗可以更进一步,解决人民的痛苦,他们从未害怕,也不轻言放弃。

永不停止的探索,孜孜不倦的研究是刘多教授的永恒追求。20世纪60年代,疟疾作为世界性流行疾病严重危害着世界人民的健康,不幸的是在湖南浏阳也爆发了恶性剧的病情。听闻病情对人民的残害,刘多教授毅然决然地带上她的研究小组奔赴浏阳,进行流行病的相关调查。“我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流行的。”面对新一波的病情,刘多教授就是这样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心系人民的情怀,宛如一个战士,抵抗在病情的前线。通过对当地的调查,研究人员们发现传染源来自江西,是新型的雷氏按蚊。为了控制浏阳的病情,刘多教授特地去江苏南京和浙江长兴等多地进行学习,实地记录病情情况,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由于雷氏按蚊和中华按蚊不同,病情控制的重点需要重新研究决定。根据雷氏按蚊的集中地以人房为主的特点,刘多教授及其研究人员将治理的重点放在了传播途径上。“哪个环节可以被我们控制,我们就打哪里。”正是对科学治疗方法的不懈探索,并以研究团队的决心与毅力为基,以人民群众的诉求为根本追求,使刘多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取得了成效,浏阳的病情也控制得十分迅速。在谈及抗疟的经验时,刘多教授仍不忘记党和国家的帮助,她说道:“我们国家到底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人民的辛苦都是放在心里,所以大量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之后,有了专业人员,又去发动群众做了调查,这个疾病就比较好的可以控制。”

党员的使命和情怀,是刻在刘多教授骨子里的深刻记忆。即使是九十多岁高龄,刘多教授依然坚持手写思想汇报上交给党支部,时刻践行着身为一名党员的职责。事实上,刘多教授也将党员的奉献精神深深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她曾连续三年每年拿出5000元对口资助湘雅医学生,也曾在2013年的社会实践团宣讲会上,当场为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捐款5000元助学款。在面对许多赞美之言时,刘多教授却十分谦虚,认为这些善举只是自己分内的事。即使在今日今时,刘多教授仍不忘感恩社会,怀揣着一份赤诚之心,对有需要的学生慷慨解囊。她希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减少孩子们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搭建学习的高塔,成就更多专业领域的人才。

岁月是流淌的,但精神是永不磨灭的。刘多教授用自己一生的实践启迪着我们代代学子,不忘初心跟党走,怀揣赤诚之心,勇于探索,用实践丰满承载着梦想的羽翼,用温情去温暖世界。

四、实践过程及感悟

在“追光小队”成立之初,团队全体成员参与线上会议,共同研讨了实践目的和方法,确定实践方向,同时一起回顾了刘多教授的感人事迹,体会了其崇高的党员精神。之后,根据实践活动方案进行了明确的小组分工和内部答疑,有序开展了我们的实践活动。最后,根据刘多教授的采访视频和相关资料进行视频剪辑和制作,以及相关宣传内容的整理书写,收获实践成果。

在“我身边的共产党员”访谈活动中,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实践,收获了宝贵的友谊;遇到困难及时商讨解决,共同寻找方向,领悟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成员们学会了将对党的崇敬和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党员精神进行探索和宣传。此外,通过对刘多教授几十年职业生涯里的研究和教学经历,以及对不同年代的生活状况的了解,深刻感悟了像刘多教授一样的党员们艰辛奋斗、为专业领域做出贡献的伟大品格与精神。回顾党员前辈们的往昔,感叹艰苦岁月中的血泪奋斗故事,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将党的奋斗故事铭记在心,学习党员前辈们奉献自我、永不放弃的优秀精神,坚守服务人民,以群众利益为最高宗旨的责任。在党史的百年之页,肩负起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前进贡献一份力量,将精神圣火永久地传递下去。

http://www.dxswb.com/shijian/3395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麦”出新步伐,“青”出新天地

2017年8月15日,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对“红旅”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并深切勉励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 李治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创建社区美好家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朋友圈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打造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 李治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走访北关社区 感受脱贫新变化

2022年8月10日,山东省泰安市迎来了立秋以来的第一场暴雨,但这并没有阻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泰安周边调研组”的同学们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调研的步伐。上午九时,调研队长田昀鑫等一行…… 李治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纪念澳门回归,助力乡村教育

在21年前的12月20日,也就是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长达113年的澳门回归祖国,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在澳门回归…… 魏靖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寒风凛冽中,支教进行时

2020年12月12日,寒风刺骨,持续降温,在此天气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支教小老师们走进夹道村开展“温暖支教”活动。这一次的志愿者们也将为夹道村的孩子们送上一份惊喜。12日上…… 李治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建美好家园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既然是宝藏,人们就有必要放对地方,并充分挖掘和发挥垃圾最大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备受…… 袁云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活动,教学相长

12月6日上午,支教同学来到夹道村。在活动室里,小朋友们带来自己的学习用具、学习资料,并开始在支教同学的指导带领下开始写作业。小朋友们一笔一划认真的书写,一丝不苟的样子,值得每…… 解曼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手牵手同牵红丝带,心连心共防艾滋病

自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如今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了宣传和普及预…… 许紫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篮”不住的热血!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团委学生会篮球赛圆满结束

为增进各部门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5月8日中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部门篮球赛决赛在四区篮球场顺利举…

天上无人机,地上植保机

2024年5月,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筑梦蓝天实践队成员前往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进行低空经济科普讲座、无人机表演等活动,然…

政法学院无领导小组讨论比赛顺利举行

为提高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同学们更从容地应对职场面试,政法学院于5月12日在惟义楼3306、3308教室举办无…

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感恩母亲活动

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感恩母亲活动——作者:白林峰杨薪路情暖五月天,感恩母亲节。为弘扬和传承中华孝道文化,营造…

至臻成长系列活动③:政法学院举办创新创业类竞赛分享会

2024年5月7日下午,政法学院在惟义楼7202教室举办了"至臻成长系列活动③:创新创业竞赛分享会",四位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分…

最新发布

重温长征岁月,传颂革命精神
黎平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的第一城,黎平会议是红军离开江西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是中央红军首站入黔,长征走向胜利的重大起点。2月4日,农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赴邢台市招生宣传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周颖杉2月18日讯】(通讯员:周颖杉)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学院与理学院赴邢台市中学招生宣传实践队,于1月20日始在线上分别对邢台市部分中学开展了线…
调研垃圾分类
调研垃圾分类2021年1月11日—1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垃圾分类调研团的各个成员通过云调研、云课程、云宣讲的方式开展了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垃圾的产生量不…
山东学子三下乡:助力复工复产,践行青春战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伟大实践,发挥青年学…
关于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调查分析
关于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调查分析□汪涵(生命科学学院1904班)【摘要】习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英雄模范、时代楷模身上…
聚磅礴力量 绘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
为了更好的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有关内容,2021年1月20日至1月23日,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吾心灼灼,愿护国安”服务队举办“聚磅礴力量,绘宏伟蓝图”活动,对十九届五中全…
榜样精神,薪火相传
榜样精神,薪火相传□汪涵(生命科学学院1904班)‘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英雄模范,时代楷模身上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示范导向作用,是推动社会文明进…
社会实践:山东大学“筑梦星火”脱贫攻坚宣传队正式启航
社会实践:“筑梦星火”脱贫攻坚宣传队正式启航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刻。2020年以来各地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聚焦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巩固提升脱贫…
决战高考 相约盛景西农
为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忘师恩,饮水思源”的良好品德,同时为了讲好“西农故事”,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在符合当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前提下,2021年2月8日回访小队带着招生宣传资料早早…
生态保护实践第九天
今天的实践活动是小组成员在社区乡镇里,宣传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帮社区乡镇中的人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动植物体内和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另外,人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