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爱国基因永相传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作者:王亚静

爱国基因永相传

王亚静

2018年7月1日,我作为红色基因传承项目的负责人,第一次走进抗战老兵,接触抗战老兵这个群体。没想到,这个项目一做就是两年,我对老兵这个群体也多了很多特殊的感情。在对老兵的采访中,我深切明白了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趟与老兵的红色相遇,也让我对中国更加热爱,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我也终于明白,我应该以如何的态度去热爱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

从一开始的害怕懵懂,到后来的从容不迫,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与老人感情的共鸣,我深刻的明白了伟大的祖国母亲顽强的生命力,这么多年来的风风雨雨都没有把她打倒,作为被她庇护着的子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欣赏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歌颂她?

回想起这两年的努力,有采访的劳累,有整理稿件的疲惫,更有不被人理解的难过。有过感动,有过委屈,更多的是不舍。

人们只道最怕美人迟暮,英雄白头。可是在我看来,百岁英雄,骨子里仍然带着岁月静好的气质。

庄纯善、杜继清、于秦中……22个抗战老兵,22位英雄,22段刻苦铭心的回忆。这些老人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抗战老兵的代名词。英雄虽已迟暮,但那荡气回肠的故事,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抗日战争,淮海战役,,解放上海,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打仗的时候需要你带头冲锋,和平年代社会的建设仍然随处可见你的身影。一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伴着老人走过战争岁月,迎来安稳生活。“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在。”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那份热血和挚诚,却带着持久弥新的活力。

老人多居住在幽静的村庄,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依然保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不争不抢,不浮不躁,不多为自己争取什么,也从不抱怨。“知足”是我们这么多天的走访听到老人说的最多的一个词。

老兵们年纪最小的已经88岁,年纪最大的是101岁。多年的从军生涯让老人们的身上布满了伤痕,每逢阴天下雨,身体便隐隐作痛。但是老人仍是抱有乐观的态度,知足的生活。“打仗嘛,受伤都是家常便饭,能留下一条命,已经是很知足的事情了。”比起现在人们因为受了一点挫折就郁郁寡欢,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老人面对生活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其实一开始决定要进行这次社会实践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很忐忑的,未知的困难很多,队员们都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生怕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作为实践队的队长,我感觉自己身上担负着很大的责任。在后来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的确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政府给的名单有些老人信息不准确,无法找到老人。老人的家属和老人意见不统一,我们到了老人家里才被告知不允许采访。有些老人的村子地处偏远,加上之前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我们的队员被当做骗子对待,差点被送到警察局。而路上的劳累疲惫更是每天都需要面对的困难,我们每天早上6点起,晚上甚至到8点多才能回来。老人多住在偏远的郊区,队员们要换乘四五辆公交车,坐60多站,在大太阳底下步行几公里。烈日炎炎,队员们经常中暑。

但是我一直记得当初决定进行这个项目的初衷,我希望我能带领着一部分人走出象牙塔,去更多的了解社会,用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点什么,将爱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作为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这么多天的付出,真的值得。老兵们的事迹很感人,老人们身上也带有独特的军人风度。他们很多人在战争中受了伤,但是建国后国家经济困难,老人们自觉的不要国家的补贴。当兵回来后扎根家乡,一心一意为村民做贡献。老人的信仰很坚定,是那种纯粹的执着。老人们常常教育子女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做人要知足,军队的气度被老人延续下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实践队员是小辈,但是老人对我们特别尊重客气,平等看待。跟老人相处很轻松,也很享受。

听老人说抗战时候的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每个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杀敌。行军的时候连着好多天白昼不分的赶路,粮食紧张有时连饭都吃不上,战士们都饿得面黄肌瘦,泡在冷水里,睡在野地里都是家常便饭。即使那样,在他们的心中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爱国,是那种纯粹的踏踏实实的信仰。而如今的我们,吃穿不愁,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这一切难道不是祖国带给我们的吗?如果没有祖国的发展,哪里有我们的今天。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爱我的祖国。

犹记得中国撤侨时的迅速,作为一个中国人,祖国母亲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心和充足的安全感,试问哪个国家能做到中国这样?祖国为我们做的一切我都不会忘记,作为一个子女,我热烈的爱着我的祖国母亲。

之前经常听人们说军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之前我不信,可是这两年的经历让我真切地明白了这个道理。“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用这句话来形容老人们的品质,一点也不假。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老人们的事迹不该被埋没。这一场与老人们的相逢,又何尝不是一种动人的经历呢?岁月带走了那些红色岁月,却带不走我们一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我们这代人,应该把爱国的基因永远传下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http://www.dxswb.com/art/3157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1st-Aid社会实践队开展创伤救护宣讲活动

8月6日,1st-Aid社会实践队于济南市长清区平安街道名庄进行创伤救护宣讲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主要围绕烧烫冻伤急救知识展开。为方便观众的理解,实践队口头宣讲配合以演示PPT的方式进行讲述。…… 南港初晴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师本2301班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师本2301班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主题班会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师本2301班举办“快乐寒假,安全先行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师本2301班举办“快乐寒假,安全先行”主题团课为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寒假期间的安全意识…

道德讲堂递温暖,志愿服务领风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志愿者精神,武汉东湖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于2024年5月16日16:00在3-113教室隆重举行了第一期道德…

武汉东湖学院篮球赛半决赛圆满落幕

2024年5月14日,武汉东湖学院迎来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篮球赛半决赛。当日17时30分,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比赛在学院宽敞的篮球场上正…

政法学院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线上宣讲活动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奉献青春、建功立业,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的开展,政法学院于5月11日晚19时举…

最新发布

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实践调研的思考
我们实践团队通过调查问卷和网络搜索的方式,寻找了若干数据,利用数学方法做出了定量分析,寻找到了几个影响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为实现乡村振兴总结了经验,刻画了一般规律。我们发现,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地…
一步一回眸,且看故里易新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故里易新风社会实践团暑期调研纪实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这个特殊的暑假,“故里易新风”社会实践团采用线上发布相关问卷,并结合队员在各自家乡进行线下调研的方式展开实践活动,感悟疫情间家乡的变化,体悟时代的故里新风。7月20日…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淮海战役旧址小李庄
为响应“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以及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来自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的一行人在祁欣宇的带领下会于7月16号进行了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
南财学子走基层:调查贵阳基层社区防疫情况,我们在路上
导语: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爆发并蔓延至全中国。在这场严峻的病毒危机中,中国政府反应速度,快速的确认疫情并采取措施,中国人民也积极配合,避免了疫情的继续扩散和加重,高效的将疫情控制下…
贵阳市创新社区治理形式夯实治理能力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从中央到地方都被普遍动员到疫情防控当中。其中,基层社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组织入户走访排查,还是设置卡点值班巡逻,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对全国…
歌舞传递梦想,青春点亮夕阳
2020年8月14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了他们的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歌舞传递梦想,青春点亮夕阳”展开的。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从…
福建学子走进龙岩,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普法活动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我国以往的传统农业也在向现代农业转型,逐渐出现了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即新型职业农民。十九大报告…
践行青春梦想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四川学子三下乡:探索“互联网+”新天地,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大学生网报廊坊8月28日电(通讯员张琪)如今在这个信息化的新时代,新常态下,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长期以来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也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
福建学子三下乡:为民普法,助力农民创业
农民是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体。为助力农民创新创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8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新农e法通”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