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调研实践,助力茶旅融合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 作者:兴茶助农实践队

为深入了解日照绿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兴茶助农”实践队于6月27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对日照绿茶的种植与生产进行实践交流。实践队员访问了“日照沁禧茶叶”的茶园负责人之一,了解到了茶叶的相关种植、销售情况。并于6月29日前往两处景点随机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分析出了目前“茶旅融合”的发展态势。

上午10时许,实践队员跟随提前联系好的茶农来到实践目的地巨峰镇。巨峰镇具有“江北绿茶第一镇”的美称,小镇沿街有不少“绿茶批发”的宣传字牌,可见当地的茶产业已发展地相对成熟。

探访茶园负责人时,实践队员对其进行了采访。她向队员们介绍,“日照沁禧茶叶”的产业目前主要是由儿子在经营。自己和老伴则负责留在镇上采茶、晒茶、炒茶,忙时也会雇佣三至五个工人。茶叶半成品由儿子运输出去进行深加工、包装和销售。

“我从小就在巨峰镇长大,这里的居民一直都在种茶、炒茶、卖茶,年年如此,以茶谋生,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负责人如是说。

经过采访,实践队员了解到,在日照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茶叶能够绽放出独特的品质。茶叶是每年春季种下,春夏秋三季都可采收,其中春茶的品质最高。芽嫩,味醇,口感好;秋茶是在其次;夏季的茶品质则要略差一些,因为气温过高、光照过足,茶叶生长速度快,会影响口感和风味。售卖时,是按照季节和芽叶状况来划分等级标价售卖,诸如“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等等。叶越少,含有的营养价值越高,市场价格也越高。但近年来,日照绿茶的价格并没有大幅度的波动,销售方式也仍然是放在人流量较大的市内门店售卖,少有创新。

探访过后,实践队员在茶园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茶田内,亲自体验了采茶过程。田地按块分割,按垄排列,视觉上很整齐。由于进行实践时气温已较高,大部分茶叶已经采摘完毕,枝头已被修剪平整,只剩30厘米高。实践队员在与茶园负责人的交流和实践中了解到,旁逸斜出的翠绿尖芽便是可采摘的茶叶,用指尖一掐便断。“你们来晚啦,春末收茶的时候,我们都要连采三天。采摘时按等级分好后,各留一部分在库房囤着,冬季不产茶的时候再拿出去卖。”

茶园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们述说:“每年五一劳动节和暑假,都会有大学生联系我们前来进行茶叶种植和加工体验,我们也很乐意你们来了解日照绿茶的制作过程,希望用新方法将这里的的茶叶宣传给更多的人。”

负责人住家的大院里,便是一个小型的茶叶加工厂。实践队员们在茶厂负责人的引领下,一同观摩学习了茶叶的制作过程。现将茶叶铺在平面上晾晒,用手进行几次反面,让水分初步蒸发,也减少一些青草气;然后将茶叶塞进揉捻机,将茶叶卷转成条状,使其质量变轻;随后让其在室内的竹筛上自然萎凋,叶片变软;再放入专门的圆筒状机器进行翻炒;最后对茶叶进行烘干。一套流程下来,便可以运输到门店售卖了。

当地茶农向实践队员反应,最初制茶多数步骤没有机器辅助,需要手工完成。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率,减少了茶农的工作量。

了解完茶叶的制造工艺,经茶园负责人推荐,队员们前往“碧青茶厂”。该工厂对外作为销售的门店,同时也设有隔间作为炒制茶叶的加工场所。老板娘热情招待实践队员们品尝了现泡的新茶。当地产的绿茶和金银花混在一起,是当地人经常搭配的喝法,便于解暑。茶入口微苦,却又带有清甜回甘,口味独特。和老板交流过程中,队员们又了解到,目前镇内从事茶业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只占少数。因为采茶工作量大且辛苦,净利润也不高,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留在镇内助力振兴茶业,更多地选择外出打工。

实践后期,“兴茶助农”实践队扩大面向范围,前往万平口海滨度假景区和东夷小镇等热门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随机调查采访。调查发现,日照的绿茶在外地已积累一定名气。当地目前还未开发将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相关产业,但大部分群众对“茶旅融合”有一定的兴趣,且认可将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发展前景。通过开展茶园旅游、茶艺演示、茶叶销售等相关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当地茶叶产业附加值,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日照观光旅游,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了茶叶的复杂制作工艺,深刻感受到了日照茶旅融合的意义和潜力。希望本次实践能让更多群众了解到日照绿茶,为发展茶旅融合提供思路,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http://www.dxswb.com/shijian/6291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食品营养知识分享交流会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食品营养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于2024年5月31日前往清丰县大屯乡初级中学开展食品营养知识分享交流会,此次活动由食…… 张成翔 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关爱老人,反诈同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信诈骗成为了一个威胁社会安全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防诈意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

【岭南师范学院】“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六月再掀直播带货热潮,助力韶关

在成功助力韶关乡村振兴的五月直播带货活动后,“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于六月份再度发力,以直播带货的形式,持续推广韶关风…

西小寨村支教活动:用爱与知识陪伴孩子成长

5月18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阳光团工委在西小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上午,支教…

夏日支教,用爱播种希望

5月1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学院阳光团工委共同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支教活动,至此,我们的第五次支教活动也在初夏的微风中…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4月2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

最新发布

“炎暑践法,春苗肆长”:识交通立法,赏节气风趣
大学生网报泰州市8月10日(通讯员游文钰)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马路上不断飞驰的车辆,让交通安全成为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假期间小朋友们的出行安全至关重要…
关爱听力健康,听见精彩未来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
爱心赠书,照亮孩童未来
2023年7月17日,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在南雅村共同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捐书仪式。这个仪式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慷慨的捐赠行为,更蕴含着我们共同努力建设知…
感恩相遇,一路同行——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务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
“新”火相传-智慧支教探索教育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参加安徽师范大学红烛爱心支教暑假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我有幸能够走进乡村,与留守儿童们共度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
关爱听障儿童,提升儿童幸福感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
红烛燃“新”--助力乡村教育的领航员
作为一名参加安徽师范大学红烛爱心支教暑假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这次实践,我对乡村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首先,我意识…
”助听暖人心“——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务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
反诈反邪明心智,普法教育宣关怀
七月中旬,“桑梓情深,繁荣寻梦”实践队成员们举办“反诈反邪普法教育活动”,并邀请当地的中学生参加。首先是由我们的实践队成员代表列举近二十年来的国内重大诈骗和邪教案件,例如赌博“出老千”构成诈骗…
曲园学子三下乡:千古茶韵未绝,今朝耕田风华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袅袅熏蒸的温润茶香,顺着华夏文明发展的时间脉络一路氤氲,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日照绿茶有“江北第一茶”的美誉,独具叶片厚、香气高的特点。为做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