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调研:寻访客家文脉,探忆峥嵘历史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华师书协流墨队

中国青年网河源8月12日电(通讯员 唐卓杰)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而广东省河源市是客家人的聚集地,河源客家文化主要包含赵佗文化、阳明文化、颜氏文化等客家名人文化,紫金花朝戏、和平墩头蓝、客家山歌等非遗文化,林寨四角楼、龟峰塔、茶耳屋等客家古建筑,客家方言,客家传统节日等等。2023年7月16日到7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调研组分别走访了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博物馆、和平县街边小巷、林寨四角楼以及彭寨墩头村。本次走访采访了阳明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猪肉摊摊主、当地中年居民、外地成长且大学毕业后返乡的青年、林寨四角楼两位工作人员、“墩头蓝”非遗传承人曾春雷等不同类型的对象。通过走访访谈,调研组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更加深入。

图为调研阳明博物馆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卓杰 供图

探访阳明博物馆旨在了解客家文化与阳明文化间的关系,探讨阳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值得借鉴的经验。在调研过程中,博物馆相关人员为调研组成员详细介绍了阳明先生与和平县之间的历史故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阳明博物馆内人员分工、文物保护的大致情况等等。通过探访阳明博物馆,调研组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客家文化的生长土壤,认识了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在走访调研中,调研组先后采访了猪肉摊摊主、当地的中年居民以及外地成长且大学毕业后返乡的青年。该系列的访谈主要了解了客家文化在民间传播传承的情况、当地客家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访谈猪肉摊摊主,调研组发现来自外地的摊主对河源客家文化了解相对较少,定居河源后也极少关注与客家文化有关的山歌、习俗等;通过访谈当地中年居民,可以发现和平县地区的民众对于客家文化的代表(如“墩头蓝”)了解较少,且当地居民由于经济、精力等原因对于相关客家文化活动参与较少,但网络上有相关的视频对和平县景点与历史文化进行宣传介绍;访谈回乡青年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地人对河源客家文化的文化认同感较低,对客家文化的文创产品(如“墩头蓝”手工艺品)没有了解,受访者的回答中常涉及的客家特色产品一般为当地美食。

图为林寨四角楼部分实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卓杰 供图

在与林寨四角楼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可以发现,林寨四角楼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林寨四角楼的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四角楼的修缮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与景区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如餐馆、交通等条件仍待改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三年疫情对景区冲击较大,景区的线上宣传已处于停滞状态,希望未来景区能够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有效推进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图为采访“墩头蓝”非遗传承人曾春雷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卓杰 供图

采访“墩头蓝”非遗传承人曾春雷先生后了解到墩头蓝产品现已成立相关的品牌,但对外宣传与销售力度较小。同时,墩头村现已与部分广州高校取得联系,未来将对墩头村进行进一步规划。曾春雷先生还表示,现在墩头蓝工艺面临着传承困难问题,现设想尝试采用异地传承的方式将墩头蓝工艺传承下去,以期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经过几天的调研,调研组成员对客家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和平县特色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期待和平县客家文化能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http://www.dxswb.com/shijian/6246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食品营养知识分享交流会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食品营养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于2024年5月31日前往清丰县大屯乡初级中学开展食品营养知识分享交流会,此次活动由食…… 张成翔 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关爱老人,反诈同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信诈骗成为了一个威胁社会安全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防诈意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

【岭南师范学院】“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六月再掀直播带货热潮,助力韶关

在成功助力韶关乡村振兴的五月直播带货活动后,“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于六月份再度发力,以直播带货的形式,持续推广韶关风…

西小寨村支教活动:用爱与知识陪伴孩子成长

5月18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阳光团工委在西小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上午,支教…

夏日支教,用爱播种希望

5月1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学院阳光团工委共同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支教活动,至此,我们的第五次支教活动也在初夏的微风中…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4月2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

最新发布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传统文化课
7.23日,在阳新梁公铺的一所偏远山区梁公铺完全小学,“满天星”支教团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一门传统文化课。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
乡村文化展风采,阳新布贴传历史
7月22日,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满天星”支教队伍前往了阳新文化馆,参观了传统非遗文化——阳新布贴,并深入了解了其历史、工艺和文化意义。在参观过程中,支教队员们了解到阳新布贴在文化传统和生活中的…
追寻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东北务地下交通站
追寻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东北务地下交通站为了进一步学习党史,宣传党史,了解革命先辈们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他们身上的高尚精神,我团队成员来到安阳市东北务村地下交通站旧址学习调研…
“服务山区26县,艺术振兴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感悟(四)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乡村并不像我以前所想的那样破败。相反,它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完全是由于村民自身的自主意识,没有受到主观引导的影响。然而,这种发展可能会失去本地特色,因此我们需要…
“服务山区26县,艺术振兴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感悟(三)
我所在的团队有幸前往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展开一次精彩的调研考察,正值盛夏时节,我们挥洒着汗水,全情投入到测量、考察和数据完善的工作中。火辣的阳光下,我们沿着街道、小巷,细致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捕…
支教队员融入乡村文化,参观非遗文化阳新布贴
7月22日,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满天星”支教队伍前往了阳新文化馆,参观了传统非遗文化——阳新布贴,并深入了解了其历史、工艺和文化意义。这次参观活动既丰富了支教队员的知识,又唤醒了乡村非遗文化的…
“服务山区26县,艺术振兴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感悟(二)
参与村庄调研实践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村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规划来改善村庄的生活质量。让我期待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的成果,虽然平…
开设硬笔书法课,传承中华文化艺术
7月21日,位于梁公铺小学的支教老师王伟,在学校开设了一门书法课程,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书法艺术。这一举措旨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对学生在审美、心灵…
黔南医专学子暑期三下乡:追寻长征足迹 感悟信仰力量
为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7月23日—26日,“多彩贵州”全国专项活动团队——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星火守望者”青年旅游服务实践团联合江苏大学“菁英”社会…
追寻红色足迹,探索党的诞生地
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在百年征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红色基因已经深刻镌刻于这座城市的血脉。上海有着丰饶且与众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街头巷尾遍布红色记忆。早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