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溯纸间乾坤,探寻古法造纸 | 古法造纸

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 作者:王琪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宁波电(通讯员 王琪)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认同的力量。

7月7日上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传非遗,守匠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奉化萧王庙镇的棠岙古法造纸中心,感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探寻古法造纸技艺的秘密。

奉化萧王庙镇的棠岙古法造纸中心照片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蒋雨轩 陈诗怡 供图

棠岙,处奉化西部。棠溪穿村而过,村周竹木葱茏,藤蔓缠绕,加之涧水充沛,便于设碓硾捣,为造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明正德九年,棠岙从江西引进竹纸生产技术,开始以竹代藤造纸。至20世30年代,棠岙一地有纸槽300余槽,从业人员达1000人。之后,棠岙纸业时兴时衰,20世纪末期,机制纸兴起,手工纸坊相继歇业,袁家便是那时宁波唯一的手工纸生产者。

修复古籍,如何找到合适的用纸做到“修旧如旧”?这一难题困扰着众多图书馆及博物馆的古籍修复者。直到天一阁博物院的专家们发现袁恒通的造纸作坊,他研制出的苦竹纸在国内很少见,苦竹天生苦涩,虫不食兽不觅,久存不蛀,易存千年。经过南京博物院化验,该纸张细腻柔韧,厚薄均匀,是与古籍纸最接近、品质最理想的纸张!随之,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认定该纸张为古籍修复专用纸。由此,棠岙竹纸走出困境,再度饮誉。2016年,棠岙纸制作技艺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棠岙纸照片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蒋雨轩 陈诗怡 供图

造纸作坊在体验中心的后方的院子里,左侧是抄纸槽,右侧是打浆房。再往前是纸煏屋。从一堆竹料变成一刀纸,需要经过72道工艺。经过砍料、泼料、腌料、洗料、煮料、捣料、抄纸、晒纸等步骤,才能制作出一张棠岙纸,而过程需要4个月左右。

古老的造纸作坊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蒋雨轩 陈诗怡 供图

走进造纸工坊,队员们观察墙上的制作工艺展示图并参与简单的制作。完整的棠岙纸制作需要经过备料、切料、腌料、洗料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过程繁琐且花费时间较长,因而队员们参与的制作只需经过打浆、抄纸,及最后的醒纸和晒纸工作。虽然工序不多,却也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步骤,如在抄纸过程中或轻或重,或快或慢,都会影响纸最终的质量是否能达到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成功完成了“八字形”打浆、抄纸、醒纸,到了最后的晒纸工作,由于非遗传承人结合现代科技创造了一种能够快速烘干纸张的机器,所以只需十几分钟,便可得到一张手工制作的棠岙纸了。

学生体验造纸照片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蒋雨轩 陈诗怡 供图

结束了参观及棠岙纸造纸体验后,为了对棠岙纸的制作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棠岙纸造纸非遗传承人袁建增老师,通过他的介绍了解一些相关问题。

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请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法造纸的呢?

传承人袁建增老师:其实我算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了,爸爸妈妈都是在纸厂工作,我可以说是生在纸作坊里,长在纸作坊里。

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那您认为在棠岙村进行古法造纸有什么优势吗?

传承人袁建增老师:首先是竹林资源比较丰富,有毛竹、苦竹,其次是这里的水源质量也很好。我们一直选择在棠岙村传承古法造纸是因为人文背景在这里,有很多故事可以口口相传,可以就地取材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您认为古法造纸的价值在哪里,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传承人袁建增老师:古法造纸是我们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活化石的存在。纸张的诞生促进了中华人类文明的快速进步。随着工业发展,机器造纸变得广泛,从事古法造纸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这项非遗濒临危险。我们做这项工作的意义是想把先人的技艺流传下去。

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您觉得应该如何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传承人袁建增老师:我希望年轻人们以传播为主,以前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我们却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就算有再好的技艺不去宣传外界不知道那也是没有办法传承的。我也希望年轻人们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去近距离地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它的魅力所在。我们这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为年轻人搭建你们感兴趣的平台去传承这项技艺。有机会我也想向全社会招募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们加入这项非遗的传承中。

山清水秀的棠云,古色古香的纸张,记录的不只是一项技法,更是一种文化,是来自古人的智慧传承,是从古至今长久延续着的时代文明。苦竹年年生新枝,棠岙代代千年传。苦竹会自然年年生长,但造纸之术并不会天然传承,世代留传的技艺需要有人去学习,去继承,并应时代特色而变,应时代风格而新,与时代共行,让传统工艺与时俱进,代代如新。在棠岙纸未来的传承中,应将新时代的技术与棠岙纸的制作工艺结合起来,合理运用新兴技术助力棠岙纸生产,推动棠岙纸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纸成新,既有古法文明,又有新时代的文化加成。

http://www.dxswb.com/shijian/598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 校团委开展2024年上半年发展团员培训(二)

为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流程,切实提高发展团员质量,夯实2024年上半年团员发展工作的扎实开展。5月26日下午,校团委于康美校区大师兄讲堂开展2024年上半年发展团员培训。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专题读书会

近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出版发行,书中通过24篇访谈实录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和中央工作期间,深入高校调研考察、关心指导大学生的生动故事,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园品牌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树立优秀学生社团榜样,校团委于5月……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采用分小组形式,组织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成功举办“思辩风云 谁与争锋”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

5月22日,闽南科技学院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赛暨校辩队选拔赛在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健、谷俊君,计算机信息学院团委书记林旺涛,校团委干事黄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喜讯 |闽南科技学院“曙光”青年宣讲团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

近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共青团河北省委、中共石家庄市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公布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名单》。闽南科技学院光电信……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青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团

为引领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怀,以思想的伟力激励青年一代挺膺担当。5月15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团……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一站式学生社区|“歌声筑梦,舍我其谁”——闽南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十四届

大学宿舍充满了许多欢声笑语这些真挚的感情伴随着同学们的歌声唱出了每个宿舍温暖的故事5月10日,闽南科技学院第十四届一站式学生社区舍歌大赛决赛在康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经过初赛……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 校团委开展2024年上半年发展团员培训(二)

为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流程,切实提高发展团员质量,夯实2024年上半年团员发展工作的扎实开展。5月26日下午,校团委于康美校区…

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专题读书会

近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出版发行,书中通过24篇访谈实录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和中央工作期间,深入高校调研…

总结大会-- 中北大学22070142团支部 团日活动

精彩,从不曾被遗忘。青春的旋律,在团日里飞扬;梦想的航船,在友谊中启航;欢声笑语,谱写时代的华章;携手同行,共绘未来…

奇遇历险摸石过河,勇者征途疾行雷阵-- 中北大学22070142团支部 趣味游戏团日

2024年5月30日,22070142团支部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活动拉开帷幕!我们精心策划了“蒙眼过河”和与精准投掷沙包两大环节,等你来…

青春向党学思想,感恩奋进建新功

青春向党学思想,感恩奋进建新功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无论在地方工作期间,还是担任总书记之后,习…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体验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跟随党的脚步。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队于7月11日前往乡村进行了帮助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走进乡村,参加了社区街道的卫生整治工作,前往养老院与老人沟通交流,将老…
湖北学子三下乡:自然点亮艺术之光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黄泽琳)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生活,7月25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志愿者”志愿服务队的3名志愿者在胡场镇快乐宝贝幼儿园开展树叶艺术课。艺术素养示范活动自然必…
深入生产一线,调研农牧行业
社会实践第四天,实践团成员继续深入力源集团进行分组实地调研。早上八点,队员们各自跟组分别进行集团总部经营、饲料内务经营、饲料营销经营、种猪经营、禽经营、肉猪经营、食品新零售及乡村振兴7个方向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家访关怀传温情 教育振兴扬风貌
本报讯咸宁7月22日电(通讯员刘鑫宇)7月22日下午,位于水库村“缘梦”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秉持着对乡村教育和留守儿童关怀的热枕,积极开展了在青山镇水库村的家访活动。联系每一位孩子,送去一份份贴心关爱…
历史探寻团深入红色圣地,感悟先烈精神
2023年7月6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风华正茂·红色追踪”历史探寻团前往宣城市旌德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7日,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旌德县烈士陵园和梅大梁故居,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感受红色文化…
胡杨学子|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入户普法宣讲
为了切实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了解学生对校园欺凌,防性侵方面的知识认知程度。塔里木大学‘利剑护蕾静待花开—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普法宣讲团于2023年7月8日在库车市伊西哈拉镇二村进行入户宣讲。本次宣…
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江安竹簧新时代新发展
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江安竹簧新时代新发展学生通讯员:文雨琳车枫林2008年,四川省江安县申报的竹刻(江安竹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悠久的历史使江安的竹雕工…
铭记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开封7月11日电(通讯员丁典)为持续深化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7月11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开封市…
“乡”约盛夏,共赴未来
“志”在希望的田野上头顶艳阳满怀希望脚步丈量乡村野径志愿挥撒青春汗水眼睛记录故事风景相机定格难忘回忆青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一群炽热的灵魂相聚寨门村,追寻那一抹鲜红的热爱一路上的苦乐、风…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乡村试验田里探索育人新模式
“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