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邱雅玲

在没去池河镇之前,我对乡土情结并没有多大的认识,乃至离家在外上大学,感到更多的也是探索未知的兴奋感,不太明白今天为何还有人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明明交通如此发达,回家也不过几小时的事;明明见不到的人,可以通过手机联系。今年作为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赴定远池河暑假实践团的一员,见到池河镇的种种,我才明白,那种发自心底的对故乡建设的感情。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图为实践人员到达池河镇胡张弛摄

北岛在《青灯》中有言:“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当我们上门采访时,才知道村中好多老人,他们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26公里外的定远县城。他们有的人在村里当邮递员,负责村里大大小小的邮件;有的人就是一辈子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些老人,将一辈子奉献给了池河镇,镇上的每个人他们都认识,最美好的回忆与相伴最久的人都在这里,乃至儿孙辈想将他们接走,他们也断然拒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随着时间的沉淀,对乡村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感情早已融进他们的骨肉,不可分割。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图为池河镇农居胡张弛摄

而今天,许多中年人不离开村中,许多年轻人回到村里,正是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接力上一辈人的薪火。正如我们所走访的卖饲料的大户和养猪农户,他们一个视力不好,而且是糖尿病患者,生活的艰辛并非常人能体会到;一个凭借新农村猪圈改造,乘着改革的春风,走向规模化养殖。如果没有村中的扶贫政策,他们或许生活难以维持,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去谋求生路。而正是乡村振兴,让他们避免了奔波在外的命运,也让他们能为生他养他的地方做出独属于他们这一辈的贡献,从此村中不只有独居老人与留守儿童,整个村庄散发生机勃勃的气息。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民者在田野。”而那些在殿堂与田垄中毅然选择后者的,帮助农民致富,让科技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学生,无疑是乡村中的创新源泉,他们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弘扬新风,为农村建设增加活力与动力,这些与我们年龄相近的年轻人,值得我们学习与赞扬,他们的奉献精神,也是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渗透的。

滁州四面环山,西南如翠石般的山峰中,林壑优美。美好的自然环境不仅能产生一代代热爱这片土地,为之勤耕不辍,为之安土重迁的人,也能孕育出属于这钟灵毓秀之地优秀的精神文化。在文化馆中,跑驴,腰鼓,旱船表演,兰灯花……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让我目不暇接,我这种闯入这方天地的异乡人也不禁为那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乡土表演深深触动。而明朝太平桥细细雕琢的纹理与味甜不腻的池河糕清香更是令人流连忘返。不知古道上的风吹从何起,而它吹往的是故里。年少时闯荡在外的游子,午夜梦回时,烙在脑海中的精神印记,便是这些独属池河镇的乡村文化吧。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图为明朝太平桥胡张弛摄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图为五里井胡张弛摄

离别的日子总是充满惆怅与伤感,当我们离去时,村中的接待人员与一些老乡向我们挥手,并告诉我们要常来玩啊。“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想起我们去采访时,村民淳朴的笑容与满满的善意,那招呼我们吃饭热情的语气,我心中不禁一暖,短短的四天,我好像也融入了这里,被这里农民的奋斗精神所感染,动容他们的温情与好客,仿佛身临第二故乡。我轻轻一挥手,向他们笑道:“我们一定会再回来的!”

科技在发展,文明在丰富,但对于乡土的恋情不会消失。有人会离开这里,但他们终究会回到这里;有人一直在这里贡献奋斗,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离开这里有一段时间了,但村民们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这里调研的四天,会成为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也让我明白了何为故乡。

http://www.dxswb.com/shijian/4118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思政课堂播报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思政课堂播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思政课堂播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兴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接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创造,再到邓小平理论的总结。…… 天堂向左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查看全文 >>

思政课堂播报 让先辈们的思想得以传承

思政课堂播报让先辈们的思想得以传承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兴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接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创造,再到邓小平理论的总结。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 天堂向左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阜平县:“百梨挑一”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助力梨农增收致富

河北大学“寸寸山河梦团队”于2023年11月成立,于2024年5月前往河北省阜平县的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进行实地调研,把资源带回家乡…

聊大学子举办“共行共践,蛙韵之旅”海报展览活动

聊大学子举办“共行共践,蛙韵之旅”海报展览活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剧变和污染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蛙类的生存空间越来…

点亮爱心屏障 共筑美好未来

关爱残障儿童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关乎个体的福祉,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残障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面…

携手助残 温暖同行

关爱残障儿童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关乎个体的福祉,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残障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面…

公管院二十二次团员学生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顺利召开

(通讯员陈字金)2023-2024年度公共管理学院四大系统委员会一年任期届满,为保证我院工作顺利开展,6月1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张公岭…

最新发布

青岛篇|山东大学文学院“语你同新”社会实践团队线上采访顺利进行
随着新高考改革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等政策的实施,中学语文教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现状,探索中学语文教育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发展的途径,团队成员们通过问卷调研和线上访…
参观烈士陵园,启航红色征程
在今年暑假,几个热爱党,心系党的发展的青年一起参加了一次意义非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的主旨是“重温百年党史,启航红色征程”,为此一起组建了一支“星火相守实践队”。成员们前往了贵州省遵义市…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微小说:舞龙
穿上大红色的上衣,上衣中间点缀着金色的蜘蛛,两条游龙并排在蜘蛛的两侧,好似在戏弄着蜘蛛,袖口处绣着浅金色花纹,再将宽松喇叭裤套上,用布制腰带将其与上衣束在一起,配上绣花帆布鞋,头发随意一绾,淑…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北岛在《青灯》中有言:“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笑容可掬的老人,他大半生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岁月无情,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风雪无意,将他的青…
“悠悠汉情”实践队赴汉中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扬陕西汉中的三国文化,深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传承、保护现状,使历史悠久的汉中能被更多人了解,“悠悠汉情”实践队走访了汉中著名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以及古汉台博物馆,深入了…
以行动践行真理,绽放青春出彩模样
以行动践行真理,绽放青春出彩模样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去偏远学校支教、去社区担当防疫志愿者,又或是去体验社会的不同岗位,总之,虽然形式不同,但是目的…
“不负韶华 奉献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义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实践报告
“不负韶华奉献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实践报告一、活动目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弘扬民族文化,营造春节的节日气氛,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中…
创新创业—汉服餐厅执行总结
一、创意背景和项目简述创意背景: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迅速兴起,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关心,汉服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掀起了一股汉服热。同时汉服设计,走秀和表演…
远方的故乡
远方的故乡“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是我们第一次听见余光中先生的声音,我们也把放在这话心底,扎进心房。故乡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故乡的风韵,我们不过是故乡的…
长安大学暑期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再回母校
社会是一个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八月二十二日,正值暑假的长安大学本科学生陈嘉鑫在符合学校相关防疫政策安排的情况下,前往西安市五环中学进行社会实践。西安市五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