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疫情返家乡社会实践新闻稿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 作者:热心网友小何

2021年7月20日到8月8日,扬州发现的新冠确诊病例累计达到346例,早已超过南京的231例。最早发现本土疫情的南京,都已成功将新增确诊病例归零,而受到南京疫情波及的扬州,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依旧保持在四十例上下。月21日,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爆发的第二天,64岁的毛老太不顾管控措施一意孤行,从南京乘大巴来到了扬州。因为自己的健康码已经变色,她直接拿了别人的绿码蒙混过关。到了扬州之后,她既不主动报告,也没有自行隔离,而是连续一周天天去棋牌室打麻将,频繁出入各种人群密集场合,就连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调查时,毛老太也依旧拒绝说出自己到了扬州之后,又去了哪里……直到7月27日,毛老太因出现咳嗽、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到扬州友好医院就诊时才被控制。第二天,她被确诊为扬州在本轮疫情中的首例病例。接下来的几天,被毛老太传染的病例陆续被发现,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和棋牌室有关的老头老太太。由于连续一周四处打牌,到处闲逛的毛老太实在隐藏太深,让扬州的疫情发生的太早,发现的又太晚,整个情况可谓是深不见底,难以预测。事实也确实如此。 疫情期间多数的社区都实施了切实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且大多数居民都可以积极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虽然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他们仍可以积极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对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持尊重的态度,这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希望个别没有积极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的社区能够吸取教训,从现在开始进行疫情防控,以及部分不能配合防控工作的居民充分了解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并参与其中。最后,希望社区能够务求实效,消除形式主义,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网络,让社区的服务效率得到提高,并从宣传工作人员态度社区医院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次实战检验,也是大青年践行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下,组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筑牢防控体系,执行防控措施。让我们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 。我深知自己身处联防联控的末端,又是直面潜在病患的前端,肩负的压力不小。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更多更好的为村民服务,保证村民的安全。在我们身边也能够看到,大批的村镇干部民警等。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干家万户的平安默默守护。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奉献真的带给了我许多欢乐,让我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与存在的意义。也许坚持,就是期望能把份爱心传递下去。也许坚持,是因为我们在付出的过程中看到了最纯真的笑容、最纯净的眼神。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并不寂寞,因为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与我做着相同的工作,我应当感到骄傲。经过这次的志愿服务,我深刻的体会到工作的辛苦,也更深深的感受到了由于付出而收获的欢乐。我走出了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生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次的志愿服务最重要的是让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让我体会到了为他人、为社会、为家乡做贡献的乐趣,懂得了尽自我所能为社会奉献一点绵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明白了服务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为这个家庭服务的义务也仅有我们每个人都为社会奉献一点自我的爱心,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的提高,最终建成和谐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广大青年学子:”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我们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应当牢记嘱托,继续奉献青春、服务社会。

http://www.dxswb.com/shijian/4040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4月2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科技馆开展以“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为主题的志愿活……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衣暖人心,爱传千里”

“衣暖人心,爱传千里”(记者聂瑶杨承哲林扬)4月14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桃花坪校区开展以“衣暖人心,爱传千里”为主题的志愿活……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书香传递,点亮希望之光”

“书香传递,点亮希望之光”(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4月13日中午,我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树达楼202教室开展以“书香传递,点亮希望之光”为主题的书籍捐赠志愿活动。青年志愿者工……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守护星辰,你我同行”

艺体系开展“守护星辰,你我同行”志愿活动(记者聂瑶杨承哲龚宣)3月31日上午,我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橘子洲景区开展以“守护星辰,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活动由……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童心筑梦,科技伴行”

“童心筑梦,科技伴行”(记者聂瑶杨承哲林扬)12月24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科技馆的实验教育中心开展以“童心筑梦,科技伴行”为主题的志愿活动。……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绿色湘仪,志愿先行”

“绿色湘仪,志愿先行”(记者聂瑶杨承哲文思宇)12月20日中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市岳麓区枇杷塘社区开展以“绿色湘仪,志愿先行”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生命接力,大爱相随”

“生命接力,大爱相随”(记者聂瑶杨承哲龚宣)12月3日上午,我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市岳麓区西湖公园开展以“生命接力,大爱相随”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活动由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科技筑就梦想,志愿诠释青春”

“科技筑就梦想,志愿诠释青春”(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12月2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科技馆开展以“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为主题的志愿活…… 树达艺体系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夏日支教,用爱播种希望

5月1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学院阳光团工委共同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支教活动,至此,我们的第五次支教活动也在初夏的微风中…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4月2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

成长奋楫行路难,凝心笃行志鸿鹄

——记文学院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团支部团日立项活动5月9日下午,文学院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青春逐梦,携手工航

青春逐梦,携手共航——记文学院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团团日立项活动5月17日至18日,文学院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

食品营养知识分享交流会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食品营养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于2024年5月31日前往清…

最新发布

实践中体悟成长
近期我们实践队开展了关于“新时代下农村青年学习党史知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调查。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习党史知识、体悟优秀共产党员精神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青年学习党…
湖北学子三下乡:产业交融互通,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大学楚才学院8月23日讯】(通讯员张郭威章紫曦王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
南仲都村摘贫帽 扶贫干部作风良
8月14日,实践团队成员主要针对前几日的实践内容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整理搜集的相关资料,实践小组意识到:必须要着重介绍一下当地扶贫村干部姚洪远的主要事迹。济宁市人大代表、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党支部…
韬光养晦自强,世人当念稼祥——走近王稼祥先生
2021年,是王稼祥先生离开我们的第37年,韬光养晦自强,世人当念稼祥!王稼祥先生把毕生心血和智慧无私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他的光辉业绩、卓越理论贡献,崇高道德品质,永远铭记…
学习生僻汉字,领悟文化之美——云支教认识生僻字课记
作者:严佳骏摄影:刘念念来源:向日缘梦支教队2021年8月22日晚,向日缘梦支教队队员王傅文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认识生僻字的小课程。下面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起走进课堂,一起来感受这节精彩的课堂吧。在傍晚6点1…
南仲都村民宿:彰显民族特色,感受魅力乡村
8月13日,实践团成员主要针对前几日实践内容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几日团队成员的实践调研以及线上的资料搜集,对近年来南仲都村当地的民宿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整理、分析。特色民宿初兴起。为提升村…
深入了解“三胎政策”带来的喜与忧
深入了解“三胎政策”带来的喜与忧2021年8月13日,会计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河南省郑州市国情观察调研团”围绕“三胎政策”开始了第一天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线上的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以…
“菌事行动”实践团凝聚青春力量,多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8月2日至8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菌事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着力聚焦“乡村振兴”,结合专业优势与特色,深入丽水、金华乡村,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多方位助力乡村振兴。了解新态势,学习新知…
浙江农林大学学子三下乡:探访小小“食用菌”助农致富之路
8月2日至8月8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浙江农林大学“菌事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丽水市碧湖镇、丽水市庆元县、金华市武义县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人物…
支教送温暖,爱心献社会!
“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只有教育扶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的从输血式的扶贫向造血式转变,也是保证脱贫人口不再返贫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