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共筑美好明天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王娟

中国青年网贵阳8月17日电 本网讯(通讯员 王娟)自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爆发,我国对此展开了各项强有力且全面的防护工作,尽全力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人员的损害降到最少。时至今日,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缓缓回到正轨,不论是开工复产以恢复经济,还是学生开学以回归教育,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我参与的社会实践工作已过大半,在日常的工作与谈话中不仅感到充实与快乐,也学习到了许多知识。我所在的办公室中,我是唯一一个实习生,也因此得到了许多照顾。比如每天的表格格式与信息汇总都是在前辈耐心的教导与指正下完成的。

图一:早上开始准备工作

图二:疫情期间返岗人员信息汇总表

图三:平时安静的工作氛围

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经过此次实践活动,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相信在未来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青年一代都可以坚强的面对。最后,就如同习主席所说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可以说疫情的胜利离不开党的领导,但更是我们万众一心,心手相牵的胜利战果。我们坚信,在无数“逆行者”与全国人民的拼搏奋斗下,定能越过险阻,共筑美好未来!

http://www.dxswb.com/shijian/3182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思政课堂播报——生态兴则文明兴,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024年6月1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步入尾声。期间在熊吉峰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初步…… 任晨羲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健康零食选择分享交流会

为了提高学生们对健康零食的认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于2024年6月17号前往清丰县大屯乡初…

思想政治教育2101团支部举办“正确就业观”主题团日活动

2024年6月14日,思想政治教育2101团支部在东院弘毅楼115教师成功举办了以“树立正确就业观”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

宣传“延安精神”,太阳初出显黎明

大学生网报新乡6月17日电(通讯员翟星月)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通讯员深入了解了延安精…

美好青春三下乡,未来筑梦正当时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2024年5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志愿者们开展了“三下乡·筑梦义务支教”动员大…

共建温馨家园 关爱残障群体

关爱特殊群体,传递温暖希望。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们,他们是一颗颗孤独的星星,他们更希望得到这个世界的赞…

最新发布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筑梦队集结出发前往鸡乸㙟村
8月3日,下午3点,队伍出发前往鸡乸㙟村,不巧的是,当地的文化馆没有开门,我们只能与村长约在8月4日上午来参观采访后,就按照计划参观当地的特色建筑。鸡乸㙟村村口有一幅数米长的画卷,画上描述了渔民古时…
巢湖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1
【心夏乡,青春筑梦】#七彩筑梦教育关爱服务团线上义务支教第六课#这个夏天与关爱一起来了,炎炎夏日带给小朋友的不止“热情”还有知识和这个社会所给予的关心爱护。今天,我们的七彩筑梦教育关爱服务团又开…
那蓬村:在关山月故居领略山水田园
导语:近段时间,江城区那蓬村被推荐参加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赛事,由岭南师范学院地理专业四名学生组成的“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当地进行观光与考察,今天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一下那蓬村的历史文化底蕴,领…
大洲村: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大洲村拥有2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兴盛到逐渐沉沦的过程,大洲村其貌不扬,7000平方米的村落包揽不少优越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从见证大洲村兴衰的七座大屋到富有书香气息的恬斋公书室再到历经300多年风雨的银叶…
大洲村 历史文化旅游的“宝藏”村
大洲村距今有240多年历史,它背靠织篢河,面向龙高山,造成背枕清流,面朝笔架的局势。村前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横跨左右,状似护城河防护大洲村,七座大屋背水而立,绿树萦绕村落,房屋整齐规划,整体形状方正。…
鸡乸㙟,“渔”你一起奔小康
导语:8月4日上午9点,由岭南师范学院地理专业的4名学生组建的“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鸡乸㙟村进行实地调查和了解,这小小渔村是如何带领村民一同走向小康路?又是如何从小渔村走向大世界的?一起与“筑梦实…
富美独特”鸡乸㙟“村
导语:8月3日下午3点,由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4名学生所组建的三下乡“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广东阳西有名的富美渔村之一——鸡乸㙟村,在这里他们将展开一系列的调研实践活动,探索鸡乸朗村那些鲜…
家族教育简记(下)
第三代人——我虽然现在的我还在受教育中,未来尚不可知,但相对于外祖父、母亲的教育历程来讲,我的教育记忆就是平淡的。不同于外祖父、母亲,我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完整的经历了系统的幼儿教育——上幼儿园…
家族教育简记(中)
第二代——母亲母亲修小学六年,父亲修小学五年(父亲比母亲大一岁)。当时正在进行学制改革,根据1981年教育部相关通知,当时各地都在从实际条件出发,逐步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将五年制转为六年制。母…
家族教育简记(上)
本次记录选取本人的外祖父、母亲以及本人,共三代人的教育记忆。第一代——外祖父由于外祖父年事已高,往事难追,故重点记录大学阶段教育记忆。外祖父大学就读于青岛化工学院,于1958年毕业,是新中国第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