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孔坵村文化保护实践心得体会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杨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组成了“古道传音,行路与文”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实地探访了位于浙江临海东北部汇溪镇的有着“临海东乡文化第一村”之誉的孔坵村,亲身感受孔坵古韵与山川美景,对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研究。虽然天气极为炎热,但我们一行人在这七天时间里依然享受其中,用心感受、记录这个村子的一点一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不算宽的青石板古道上,我们用相机记录着,用心感受着,也在思考孔坵村的魅力在哪里,其被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值得借鉴、改进之处。一路走来,近仁堂、半耕堂、一心斋、中和堂、三余堂、耕礼堂、章氏祠堂等文教建筑、礼制建筑很是齐全。宝新义塾旧址尚存,学堂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这些如今均完好无损。村内村边还有东泰桥、中和桥、西安桥三座古石拱桥,至今保存完好。村中的章氏祠堂,奉远祖章公修像,载章氏家训。章氏后人一直尊师重道,恪守祖训。由此可见,章氏族人对文教传统的坚守,正是这个村落传承下来的精神支柱,是村子的灵魂也是魅力所在。

在调查期间,我们发现孔坵村的整体建筑风貌基本保持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初期的特征,保存有30余幢明清时期的民居。这些传统建筑集中,依山依势而建,石砌、木雕、灰塑、墙绘工艺精湛,用材考究,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台州传统民居精巧典雅、色彩淡爽的独特魅力。我们也与村中的居民、村委会的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经过走访观察以及对村中长者的询问,我们获悉了村中目前留存的主要的三项传统技艺,分别是养土蜂、酿红薯酒、串彩灯。如今,当机器高速运转的轰鸣声湮没不紧不慢的精雕细刻,整齐划一的流水线生产逼退独一无二的手工制作,宣告了传统手工艺黄昏的到来。曾经的珍贵民间手工艺渐渐消逝在时光中,独留我们惊叹巧匠们的娴熟技艺和绝妙构思了。

然而孔坵村虽“身怀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面临村落难以转型、文化遗产难以传承的尴尬局面。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潮流下,该村的人口急剧下降、老人儿童留守,强壮年外出务工,技艺传承者缺失、传统建筑遭遇“拆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遭遇强大阻力。就比如孔坵村的文化礼堂,依然保留了当地特有的建筑风格,未曾经过后期的修葺粉刷,然而目之所见,却有些破落,似乎缺少专人的打理,显得十分落寞。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像孔坵村这样的古村落,只是随着村中青壮年一辈的离开,越来越少的人,留守在村中。村子里目前大多是蹒跚的老人,日日与青山绿水为伴,有了美景,却没有家庭的温馨。岁月给这些村庄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迹,断垣残壁,人走茶凉。因此,对孔坵村传统建筑、传统技艺进行保护,迫在眉睫。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发展就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但传统村落的保护也应该在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比较重要的传统村落。浙江的传统村落保护在全国起步较早,由于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省各级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很是重视,也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保护与传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进程中,传统村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载体,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山间水畔,铭刻了文化记忆,也寄托了浓厚乡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内容与路径,为新时代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本次实践活动就聚焦传统村落——孔坵村,围绕其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多个话题进行探讨。

此次下乡,既非写生也非观光而是带着调研的目的而来。大家分工明确,紧密协作,每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能够在这样的一支实践队伍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这次社会实践,它让我收获颇多。漫步在青山绿水间,行走在青石板转上,见识了孔坵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加入了“一元公益基金”,参加了慰问山区孤寡老人的活动。说来惭愧,作为一名研究生,这却是我自大学以来第一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走出去,走出课本,理论联系实际,去生活中、社会中更深刻的探究、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

http://www.dxswb.com/shijian/314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园品牌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树立优秀学生社团榜样,校团委于5月……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采用分小组形式,组织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成功举办“思辩风云 谁与争锋”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

5月22日,闽南科技学院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赛暨校辩队选拔赛在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健、谷俊君,计算机信息学院团委书记林旺涛,校团委干事黄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喜讯 |闽南科技学院“曙光”青年宣讲团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

近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共青团河北省委、中共石家庄市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公布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名单》。闽南科技学院光电信……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青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团

为引领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怀,以思想的伟力激励青年一代挺膺担当。5月15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团……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一站式学生社区|“歌声筑梦,舍我其谁”——闽南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十四届

大学宿舍充满了许多欢声笑语这些真挚的感情伴随着同学们的歌声唱出了每个宿舍温暖的故事5月10日,闽南科技学院第十四届一站式学生社区舍歌大赛决赛在康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经过初赛……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学生会组织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寄语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并寄语新时代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奋力书写为实现中华民族……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举办“时代新声 红歌传颂”第十六届红五月大合唱比赛

承载着五月的阳光与微风承载着革命的历史与传承时代新声红歌传颂第十六届红五月大合唱比赛在康美、美林两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精彩谢幕比赛现场,各专业合唱队伍独具匠心、精心构思、巧妙……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艺棒绘花图,扭思创意趣”活动

2024年5月29日14:00-17: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第一天去到这里:石板沙村:
8月3号,岭南师范学院多彩石板沙村社会实践队前往石板沙的集市中与当地村民们深入交流海鲜知识,如图中,队员们正在与刚刚从河里捕捞出螃蟹,听老爷爷说,这里的螃蟹大多都是自然野生圈养的有但是比较少,所…
【2020】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二十三)——根植家乡土壤,心系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积极响应“深入农村,贡献青春力量”的号召,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家乡发展。政治与历史学院返家学子在做好个人防护的…
投身社区,为人民服务
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住在象牙塔里面的大学生们将开始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课。2020年8月6日,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庄小帅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开始了他为期…
湖南工学院经管学院三下乡—助力复产复工,投身脱贫攻坚
新冠疫情持续至今,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工厂倒闭破产,不少农民工被迫返乡待业。农村因物流受阻、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大量农产品滞销,令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为缓解疫情冲击下的“三农…
2020.07.20 社区访谈,疫情防控
社区访谈,疫情防控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实践团成员刘玉龙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主要涉及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社区的日常治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另一方面了解了疫情形势下社区…
2020.07.20 对高风险地区复工复产情况的调查
对高风险地区复工复产情况的调查环工学院助力疫情复工复产实践队今天是7月20日,我们助力疫情复工复产实践队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工作,要说疫情以来哪个地方的人们最危险,我想无疑就是医院和公安局了,医院…
孔坵村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行中
孔坵,古名陇洲,位于岩羊山东麓,海拔四百多米,是临海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古村落之一。据《临海陇洲张氏宗谱》载:明崇祯年间“天下大乱,为避战乱,宁海处士海游人章廷可携六子入山,惟恐不深,寻至临海陇洲…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行中
孔坵,古名陇洲,位于岩羊山东麓,海拔四百多米,是临海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古村落之一。据《临海陇洲张氏宗谱》载:明崇祯年间“天下大乱,为避战乱,宁海处士海游人章廷可携六子入山,惟恐不深,寻至临海陇洲…
2020.07.20 常德市社区助力复工复产
常德市社区助力复工复产自武陵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芷兰街道迅速成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并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和启动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结合区域特点,以党建为引领,志…
2020.07.20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社会实践队.环工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加速复工复产
“年龄不是成熟的标志,担当才是”和17年前一样,疫情突如其来,但这一次,守护大家的,是当年被守护的那群孩子。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这场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勇气与担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