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探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湖师文学院

【摘 要】高校的思政课程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新时代下青年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主力军,青年大学生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所以加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同感出发,了解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探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思政课程 有效路径 认同感 课程思政

一、前 言

高校思政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的有效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造就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大学,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当代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政课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和法律相关知识的理论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开设的系列思政课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逐步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及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全面性人才 ,进而担当起建设国家和奉献社会的重任。高校思政课程在培养人才和促进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的建设和发展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而当下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态度大多并不重视,所以在新形势下,探析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心得尤为重要。

二、调查背景

(一)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着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这也是 每位教育者应有的职责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造就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大学,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猪肚服务。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重要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其基本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好的推进大学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需要着力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个什么人、怎样培养个人的问题。

(二)当今政府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于相应会议中指出,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创设出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一致的其他学科,并建立良好发挥育人职能的思政工作格局,以使得我国各院校中的多种资源以及各方面力量等均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育人职能,有助于推进协同效应的实现进程。而课程思政,作为对马克 思主义理论实施有效贯彻的思政教育资源之一,对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好的渗透于各学科中具有积极意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就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 大学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任务之一。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马列主义课的任务、地位和作用。

(三)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大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在容易受到国内外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其世界观、人生干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门开放程度日益增强,国际合作领域日益拓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负面思想,诸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误导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顺利完成把大学生培养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的课程目标,就成为此课程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三、调查目的及意义

(一)调查目的

1.探究高校学生对思政而课程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效落实。高校历来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场所,高校要发挥好自己得天独厚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和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待思政课程的态度等问题,以达到探究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关注度和认同感的目的。

2.探究思政课程对高校大学生产生的系列影响。

大学生是我国科技进步和民族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他们是一群有知识、有智慧、有想法、有作为的先进分子。大学生作为有志青年,肩负着党和国家的使命,是我们民族文化大繁荣的创造者。通过调查了解思政课程对高校学生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了解在新时代的背景,当代高校会做出哪些调整与规划。

3.收集、获取、并反馈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思政文化的态度。当前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高校中,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艺体类的专业,都要学习高校政治系列课程。考研时,无论是什么专业,靠什么学校,政治都是一科必考的科目。

4.寻找出适合大学生实际的思政课程推广途径

思政课程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与育人功能,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政治教育的一种更好的选择。必须将思政课程融入到校园的文化建设中去。通过调查大学生和四咸亨课程的现状、影响等,为大学生寻找出一条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思政课程推广途径。

5.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程不认同是阻碍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实证资料,总结大学生在对此课程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改善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二)调查意义

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自身思政课程的关注度和了解度。

通过对湖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对思政课成的认同感的调查,普及大学生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关注度和了解程度。

2.有利于寻找出适合高校思政课程的推广途径。

通过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态度,寻找高校思政课程发展面临的问题,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形式,寻找适合大学生接受思政课程的途径。

3.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有序有效开展。

高校思政课程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系列思政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历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在保障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有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有利于高校思政课程进一步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及思政课程的有效开展。

4.有利于高校了解本校思政课程发展的现状,通过建言献策做出更好更完善的决策。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依据党中央培养人才的目标需要,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毕经之路,所以高校必须依据国家政策、国家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高校思政课程发展的不足,为高校管理提出更好的建议性措施。

四、调查方法、过程与对象

(一)调查方法

1.问卷法

本次调查方案的设计、问卷的拟定、资料的收集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基本上是由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目的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且为自编问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探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该问卷分为卷首语、基本信息栏、十五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组成,主要围绕我校大学生与思政课程的现状、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各个主题的建议及应对措施展开,可以进一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本校思政课程的关注和看法。具体涵盖方面比较广泛。以此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知并为大学生适应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2.访谈法

为了更全面、更详细的了解我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关注程度和具体看法,访谈提纲由立德树人实践队队员进行讨论并拟定,将一些不便于书面表达但十分重要的内容列入访谈中,访谈主要针对在校老师。

本文在查阅有关高校思政课程、高校思政课程实效性、认同和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程认同等方面的专著、硕博论文、期刊论文和官方公文等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借鉴。

(二)调查对象

主要围绕湖北师范大学全体学生(其中大四以上学生为少数,大一、大二学生最多,不包括国际学院学生)。全体组员分别各年级学校的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300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百分之百。从被调查者专业类别来看,文史类124份,占总数的41.33%,理工类155份,占总数的51.67%,艺体类21份,占总数的7%。从被调查者的年级角度分析,大一125份,占总数的41.67%,大二115份,占总数的38.33%,大三50份,占总数的16.67%,大四7份,占总数的2.33%,研究生及以上3份,占总数的1%。我们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获取了许多有效的信息,对本校大学生与思政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调查问卷的数据由小组成员认真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在立德树人实践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材料收集与问卷编写、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数据的分析与统计等任务均得以利完成。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调查过程

6月13日,召开队员见面会,确定团队分组,为活动开展做准备

6月18日,各组进行工作分工,初步确立问卷问题及访谈提纲

6月25日,最终确立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队员分配任务,交代问卷发放过程中以及访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月26日,开始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

五、调查数据分析

(一)多数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够重视

如图三所示,在被调查的三百人中,超过60%的同学在思政课上完全不听或是偶尔一听,认真听课的同学仅占有三成。

笔者认为,造成当下大学生不重视思政课程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1.我国考试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是大学生不重视思政课程的原因之一。

大学上经过了中考高考等各种考试,对考试自然是身经百战,然而在中学阶段为了顺利升学,将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这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大减少,生活阅历也不充足。由于考试的弊端,专业课学习几乎占据着所有的时间,很少去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这在大学生潜意识里就有着思政课程不重要的想法 。加之此类思政课程大多以抽象理论为主,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和动力,长此以往,青年大学生就会忽视此类课程带给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2.对高校思政课程性质的认识有待强化。

高校思政课程旨在引导大学生通过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传授给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然而现实中却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此课程过于空洞、大多知识陈词滥调毫无新意,除了应付升学考试及就业考试外,对自身未来的综合发展没有太大帮助,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此课程仅仅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些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对该课程性质的准确理解,影响着他们对此课程价值的认识和判断。

3.国内外不良环境和思想的冲击。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门开放程度日益增强,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合作领域日益拓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负面思想,诸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误导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顺利完成把大学生培养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的课程目标,就成为此课程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另外,功利主义是阻碍大学生真正认识思政课程价值的阻碍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形式和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国内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用人单位过分强调人才专业技能而忽视人才思想道德素质,这就使部分大学生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功利思想摆在首位,从而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把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就业放在首位,而把早日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理想”视作空洞说教。

以上原因共同导致了当下高校思政课现状的结果。

(二)高校本身对思政课程的不重视

1.高校缺乏教授思政课程的老师

图四的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同学认为, 思政课程大多采用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缺少师生之间互动,是导致思政课程不能达到很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广泛的大班授课就会导致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这就好比课堂是一个工厂,授课老师是制造产品的机器,而学生则是机器批量生产出的产品,所有的产品皆是批量生产,毫无个性而言。

2.高校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

超过60%的被调查者反应,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新载体未被合理利用,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是影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蓬勃向上,好奇屯、、求知欲强,要求实践教学大于空洞说教的教学方式。但该课程部分教师却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或使用不够科学。

3.思政课程枯燥无味,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思政课程本身枯燥无味,这是近60%的被调查者给出的结果。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裸程教师加工教材中晦涩难懂而又带有政治色彩的书面语言,将加工过的语言用通俗易懂、幽默谈谐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让大学生增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现实的授课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不免在学生对付思政课程的基础上自己授课时也采取对付的方式,更多的只是照度教材或是PPT,这样学生就会对本就枯燥思政课程更加抵触,从而影响思政课程的教育效果。

4.教学脱离实际,时效性不强

图四显示,45%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脱离实际,时效性不强。据被调查者反应,教学过程中穿插时政热点更能引起学生关注。国内外流行思潮、理论前沿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不能将其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过于古板、枯燥,无法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不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被其所理解,这就需要教授思政课程的教师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体验到、接触到的东西或问题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使大学生觉得教材上的高深理论离自己并不遥远,进而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这样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然而现实中部分此课程教师的这种能力却有待加强,影响着此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当下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的现状

据调查结果来看,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结合现状还是相当可观的。结合程度一般和紧密结合的占八成以上,多数同学对当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结合程度也较为满意。在当下,思政课程与大学生思想在一定给程度早上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强化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政育人的教学方法隐形化,突破准耶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壁垒,使专业知识和道德知识相辅相成,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专业素质高的情况下,思想道德素质也不能落后,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六、思考与建议

(一)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建立“课程思政”的改革制度

如上图(图七)所示,非思政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是具有优势的,35%的被调查者反应,在教学科研中传授思政知识,学生更易于接受;也使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紧密结合,避免了课程的单一性,丰富了课程内容。我们大学生通常在学习的时候,专业课与思政课往往是分开的,可能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专业课程的过程当中,老师一般只注重教授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从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入手,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

(二)将更多时政热点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中

在思政课程中,如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有所差异,通常是以大课的形式展开,可能上课的效率比较低下,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老师所讲的主要是理论与现实结合得不够紧密。可能学生对于这一方面没有多大的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被调查者表示,对于课堂过程中所涉及的时政热点话题使比较关心的。高校思政课程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带给学生的更多是枯燥无味,不能较强的吸引学生,学生对此也缺乏学习兴趣。如果教室在授课过程中把时政热点融入课堂,让大学生体会到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不遥远,理论不只是理论,让学生对思政教材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增加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会更多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三)加强授课教师理论素养

高校思政课程不仅具有特殊的功能属性,还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该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哲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知识。现实中部分该课程教师存在着专业理论素养不够高、造成他在面对一些艰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问题和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时,无法发表出自身独特的见解,多是千篇一律的解释,不能让学生耳目一新,也无法让学生信服。同时也因对国内外流行思潮、理论前沿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等缺乏了解、思考和剖析,而不能将其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致使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古板、枯燥,无法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体系和教学重点

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容涉及面较广、信息量较大,在较短的课堂时间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另外,从纵向的时间轴上来看,高校思政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政治有着较高的重复率;从大学课程的横向上看,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也有着重合,虽然课程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是知识重复率大会使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热情大大降低。这就需要该课程教师在结合大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结合教学大纲,较为精确的把握教学体系和教学重点。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蓬勃向上,求知欲强,很多老师不愿意寻求新的途径去组织时间教学,认为理论性的课堂更容易被掌控,这样纯粹理论的课堂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不要将教学形式固定化,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由于实践经费和实践场所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只采取固定的几种形式,只去固定的几个地方,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参与意愿,降低了实践教学效果。灵活多样、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不仅是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增强此课程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对此课程认同的重要因素。

(六)建立科学化的考核标准

当前高校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课程考核标准,在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时,缺少对其行为能力素质的考核,在这个考核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践考核。另外,当下思政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教科书的重现,很少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大多以理论知识的考核来结束此类课程。由于从小到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持有“分数至上论”的观点。为了满足学生对分数的热切渴求,部分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在考试时将考核重点仅仅集中在基本理论和概念等方面,且大多数情况下精思政类课程设为开卷考试,忽视了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七、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对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 义的载体之一,也是良好完成“高校之本”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思政课程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存在着大学生对此课程不太认同的现象,这不仅使与您共享给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此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探析高校思政课程减少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洪申.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2]王河永.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11):190-191.

[3]邵杰.大思政格局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83.

[4]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15-17.

[5]冯梅.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智库时代,2019(27):69-70.

http://www.dxswb.com/shijian/234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统学子显担当 晒湖社区焕新颜

5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了十名志愿者在武昌区晒湖社区街道顺利开展了街道垃圾及楼道卫生清理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晒湖社……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回收纸箱纸盒 共筑美好校园

5月8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了两名志愿者在东区菜鸟驿站开展回收纸盒纸箱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强化了同学的废品回收意识,……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梦幻太空之旅 激发探索热情

4月26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安排了一名志愿者开展“阳光家园”线上直播教学活动,为小朋友们讲授了有关“梦幻太空之旅”的知识,……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菜鸟驿站纸盒回收,环保行动筑绿色梦

为响应国家两会“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鼓励同学们留下快递纸盒,利于回收,提高综合利用率,4月26日中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青”听你的声音,校院互促互进

4月2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校青志联”)与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于六号楼学术报告厅联合开展了“青听你的声音”志愿服务……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近“国家层面”,领会珍贵品质

4月19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安排了一名志愿者开展“阳光家园”线上直播教学活动,为小朋友们讲授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合力清理晒湖,共创洁净社区

4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了十名志愿者在武昌区晒湖社区街道顺利开展了废弃物品回收及垃圾清理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晒湖社……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感受多变天气,了解奇妙自然

4月12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院青协”)安排了一名志愿者开展“阳光家园”线上直播教学活动,为小朋友们讲授了有关天气气象的知识。本次教学…… 麦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交大,水墨逸夫 ——优质书籍推荐活动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为推动文化传承,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校园的人文环境。5月12日,自动化与电气工…

【传媒】传媒技术学院举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研保研经验分享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帮助同学们充分了解考研和保研的形式,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考研热情,5月1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青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团

为引领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怀,以思想的伟力激励青年一…

“走近留学生活,促进中外交流”进德修业项目圆满完成

“走近留学生活,促进中外交流”进德修业项目圆满完成西南石油大学是四川省最早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高校之一,截至目前为止…

湖北理工学院512护士节活动后勤服务

本网消息为了庆祝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提升护理学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向辛勤工作在医疗一线的护士…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走访红色老人(一)
8月21日10:00,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成员走进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兵、老党员徐沛荣奶奶家中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在沂南县摄影协会成员张新华叔叔的帮助下,获取到徐沛荣奶奶…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走访红色老人(二)
8月21日10:00,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成员走进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兵、老党员徐沛荣奶奶家中走访调研,了解到徐沛荣老人的入党过程以及其入党初心。当团队队员王璐瑶询问徐…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走访红色老人(三)
8月21日10:00,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成员来到徐沛荣奶奶家中,了解抗战历史,传承沂蒙精神。团队成员曹亚慧在与徐沛荣奶奶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徐奶奶曾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
春风化雨育英才,红色基因铸未来——采访孙育贤校友
大工校友之中有许多选择留校任教,将大工的精神言传身教,代代流传。我们“苏韵流芳,连理锦绣”暑期社会实践团有幸联系到了数学科学学院的退休老师孙育贤老师,老师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在博留食堂聊一聊。孙…
立德以致远
2019年6月,湖北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实践队于黄石市展开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探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为课题的社会调研,为期12天,圆满结束。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
庶动清风-苏州大学苏扇暑期实践DAY1
【Day1】苏扇不仅是苏州特产,还被列入非遗名录,它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苏州雅扇制作集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精湛技艺于一体,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宝物…
立足时事生活热点,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2019年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会议要求各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共同把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响应国家号…
立德以致远,何以得?
2019年6月,湖北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实践队于黄石市展开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探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为课题的社会调研,为期12天,圆满结束。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
社会调研,我们同行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调研活动。我们“立德树人”实践队此次活动致力于探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展开暑期社会调…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