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李嘉轩:一年读书超200本,用笔书写理想文学人生

来源:大学生网报 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易语嫣 陶红 杨曦 韩晓波

当热爱到极致便成了价值,当思考至穷途便折出光芒。人文学院15级汉语言专业李嘉轩,这个外表打扮嘻哈的男生一直用文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来到科大的这三年,李嘉轩的专业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写过大大小小的文章共三百多篇,几十篇作品散见于《当代汉诗》、《零点诗歌》、《心灵文苑》等书。从负责学校校报画册及校媒工作到开设个人的公众号得到近万次人的浏览和关注,从荣获瑞士海外书展骑士杯二等奖等十几项重大奖励到成为《高校文学》等杂志的签约作家。李嘉轩说:“我希望用文字为这世界尽一份力,靠深度挖掘人性,借温暖抚慰人心,愿世间所有生命都不负此行。

DSC_0616-3_meitu_1_meitu_7.jpg

相知文字 厚积薄发

文字,也许并不是谁天生就擅长,但只要坚定了信念就一定会有大放光彩的瞬间。“我的文字功底开始是比较薄弱的,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我发现自己连网络小说都难以写出来。”尽管如此,出自对文字的向往,李嘉轩还是选择了汉语言这一专业。他说,既然道路艰难,那就脚踏实地诚恳前行。只要比别人多上一倍、两倍甚至多倍的努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在努力的过程中,他梦想的花朵也终于开放。“我规定自己在一年内的阅读量是200本书籍,出门必带书也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当目标没有完成,我会焦虑也会空虚,想到就要做到,没有时间我也要挤出时间来完成。” 多年来累积阅读量一千多本,为他后续的写作打下扎实基础。目标是进步的阶梯,正是这样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才让他蓦然回首,已出于众。

DSC_0618-3_meitu_2.jpg

“阅读和写作从不是背离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写作是思考的过程,一本书的价值也许在当时不能被发现,但写作总有一个瞬间会让你进行自我审视,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书的价值。”在李嘉轩看来,阅读量的丰富到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一变化靠的就是勤奋的写。通过把看到的东西写出来,对文字进行二度创作,这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审视思考的过程。当站在制高点审视一本书,用一种不同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在这样的理性思考之后的写作才会让阅读真正有所收获。“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好的句子会自然地浮现在脑海,好文章也就顺理成章地写出来了。”

坚定信念,并用写作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是李嘉轩在追逐过程中一直竭力想要达到的。他不懈怠、不放弃、不他想,直达理想彼岸,他用文字造出了专属于自己的乐园。

长途漫漫 不断追寻

DSC_0625-3_meitu_3.jpg

当书写成为了一种必需,那么通过书写能传播什么将是我们所追寻的。李嘉轩从入学至今做了三年的纸媒,在这电子化泛滥的时代坚持了校报的定期出刊,排版等。如今的他还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向社会发出他的声音。“从校报这种纸媒的形式到公众号做自媒体,两种不同的形式让我明白大众喜好的趋势。通过校报来宣传学校之美好,通过自媒体来发出自己的深刻感悟,我希望能权衡好市场与导向,做好真正的文学。”

他在自己的公众号“嘉轩笔谈”中写过很多东西,有对社会热点的评论剖析、有游记书评、也有自己的写作感悟,这些都能体现出他的温度和情怀。有一读者说到:“在阅读嘉轩笔谈的文章时能够让我静下心去思考,没有无病呻吟和忧国忧民,有时候会有一丝无奈但还是能够感受到一股韧劲儿。”

“ 他力求保持一种人性的思考以及对新媒体推送内容的高质量高标准要求,不迎合大众不做低级趣味产品。我希望这个公众号可以做得更好,然后另外就是希望它可以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变作为一个标杆性的存在吧。因为我们社会现在需要这个东西,我们需要做的更好。”他的好友汪娟说道。

DSC_0629-3_meitu_4.jpg

“在当前的大众阅读环境,由于时代的阶段性,必会有“浅阅读”现象的出现,而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进行深度阅读,让这个时代更具文学包容性。”不做浅阅读,不以阅读量至上,不做无病呻吟和高谈阔论,这是李嘉轩的原则,也是他做自媒体的初衷。正如他在“嘉轩笔谈”上所说的:“一个人用文字表达对世界的情感与思考,这是你关注后能看到的唯一内容。”写作是孤独的,在推广过程中,李嘉轩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在思考后的成果,他希望让读者有所收获。李嘉轩说,他可以接受无人问津,尽管不被理解的孤独感让人痛苦,但他要坚守一个笔者的操守。

在采访李嘉轩合作伙伴汪娟时她评价道:“嘉轩,他是一个工作比较负责任的人,做什么事情规划的特别有条理。跟他合作,可以接受到不同的思想,也可以增加一些新媒体的知识和经验。让自己在做的时候,有一些更好借鉴和思考。”

砥砺前行做出自己

作为媒体人,会写还更要会管理与操作。作为校媒工作的核心人物,李嘉轩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管理方式。“要培养委员一种情怀,看到我是有归属感的。只要他们用心去感受会体会到我工作的感情,归属感就会一步步强化。”而只要有了归属感大家就会自发为集体出谋划策,这便是管理的重中之重。让所有人用心付出也给予温暖回报。制度化也是他管理的第二法宝,很多时候制度不是为了惩罚谁,而是为了让你知道一个集体对成员的要求,当制度深入人心时成员内部就能自我约束。“也许你做不好,但只要你在做,在努力做就足够。”这些是李嘉轩管理的经验之谈,也是他想要提升影响力所培养自己的另一方面的能力。

DSC_0636-3_meitu_6.jpg

他带的副部周乐亿在谈及李嘉轩时回想到:“我和嘉轩哥在一起工作两年,我们接触的不仅仅是工作,他还是我的直系学长。在课堂上专业课老师会经常提起他。他是一个特别负责、有远见、大局观、有韧性、能协调好学习和工作,能力特别强的人。他牵头的工作,我基本不害怕出错,嘉轩哥方方面面都会考虑到。”

在说到对自己之后的期望时,李嘉轩说:“我希望自己第一能做到人文关怀。第二,我希望我能是一个有些份量的人,为他人多思考,为社会、为国家多思考,而不是把所有置之于外。”

“我始终相信干任何事,只要你愿意并为之付出就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即使生活在阴沟中,也要记得仰望天空。”对自己高要求的他一直未停下脚步, “不要因为写而写些什么,而是真正要做到写给自己看。”

在李嘉轩心中,他希望外界给他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标签,他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突破自己,去体验更多刺激有趣的事。这一路上的风景与挫折都化作他手中的一把宝剑,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只留下战士收刀入鞘时的从容与骄傲。“我的愿望就是不只做属于自己的李嘉轩,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李嘉轩,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名字,总有一天李嘉轩会变成一个独特的符号,象征着每个人都有力量找到到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我自己也会按自己的方法一直活下去。”

人物链接:李嘉轩,15级人文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河北石家庄人。曾担任第十五届大学生通讯社校广播电视台副社长,白屋顶诗社团支书等职务。在校期间获得“骑士杯”、“知否文学杯”、“湖南高校好新闻”、“湖南青年文化艺术节摄影奖”、“校十佳记者”等几十项省市校级奖项,校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曾编辑《中国大学生文选》等书并成为《高校文学》等杂志的签约作者,几十篇作品已发表出版,曾协助湖南省教育局编写相应画册,并主要负责过“湖南科技大学记者文化节”、“白屋顶诗社十五周年庆”及科大赛区的“中国新歌声”、“掌阅文学创作大赛”等近十项大型活动。现创建公众号“嘉轩笔谈”,累计阅读量几十万人次。

新闻:易语嫣 陶红 杨曦 韩晓波

摄影:牛一倬 田瑷慈

责编:韩晓波

http://www.dxswb.com/xiaonei/1359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 袁博谦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法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韵激荡振乡风,七里香续谱华章

(通讯员吴向微)为了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返乡兴乡的号召,隶属于广东医科大学汕尾同乡会的“七里香”三下乡服务队经过商…

孩童彩笔绘童年 数统志愿暖六一

6月1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积极响应社会号召,组织了五名志愿者同学…

数统青协献爱心 残障人士得温暖

5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了五名志愿者同学,来到新民主路社区篮球…

邵阳学院人体生命基地举办湖南省科技周开放日活动

科技创新,潮涌潇湘。随着湖南省科技周的到来,为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推进邵阳地区科学知识普及工作,…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 校团委开展2024年上半年发展团员培训(二)

为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流程,切实提高发展团员质量,夯实2024年上半年团员发展工作的扎实开展。5月26日下午,校团委于康美校区…

最新发布

重视校园公示语英译,迎四海来客
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逐步加快,高校校园公式语英译情况在招收留学生,吸引外国学者、高校及相关机构开展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校园内双语公示语如果缺乏规范,就会大大影响公示语作用的发挥,削弱学校的对外形象。…
山理工学子三下乡感悟:致敬最可爱的人
  青春是一段且行且远的时光,我们没有理由原地踏步,有梦地追寻,我们才能够真正触摸生命之海,去领略包罗万象的现实生活。近日,笔者作为万千三下乡实践活动者中的一员,随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时代 …
支教感悟——感谢你们来到我的生命中
如果给你十五天的时间你会怎么度过?是休息、享受还是学习?我很庆幸我加入了“薪火相传”支教队,在8月初来到了山东省费县胡阳镇金杨村进行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我遇到了一群有趣的“大孩子”和“小孩子”,和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阿勒泰青河县不忘初心服务基层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暑期行
  今年暑假回到家乡阿勒泰青河县,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延伸到了全疆,确切的说是阿勒泰,塔城,伊犁,博乐,哈密等各个地区的个别村庄。一转眼,暑假已过半,我们的暑期调查实 …
走近原始 荒野求生
电信诈骗是“洪水猛兽”?南航学子教你如何辨别!
  (通讯员:温玥美朱逸帆)在万物互联、隐私也可能成为商品的当下,人们如何看待隐私泄漏与通信诈骗?乘着“互联网+”之风变型的通信诈骗现状如何?为了探究这些问题,今年暑期,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牧星” …
六高校学子奔赴沂蒙老区 探寻沂蒙精神新活力
新奇≠优势,注重商品才是根本
新奇≠优势,注重商品才是根本2016年,马云提出“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各种新零售商铺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目前传统电商平台面临用户增 …
俯首搭桥,以文化之力 拯救泛娱乐化下的青春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的文化品味、文化习惯、文化修养之于社会,亦是文化之新鲜血液、持久力量。在当前,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先进文化,让处在边缘的核心重绽光芒。7月16日至7月19日 …
曲师学子赴捷克街头寻找中国符号
捷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中国企业在捷克大放异彩。为了解中国元素在捷克的传播及发展程度,深入推广中国文化,8月14日OBOR译学团全队成员走访了布拉格城区的部分街道,寻找捷克街头的中国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