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关中新农村袁家村的发展路径:寻找“三农”发展密码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邵憬晗,李思萌

实践背景

袁家村,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下辖村,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村落选址布局与体量凭借自然,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与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弦板腔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8月26日,袁家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鲜有人知的是这样持续火热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在昔日是一个只有两百余人的“空心村”,袁家村的逆袭原因究竟在哪儿?抱着这样的疑问,——实践团于2024年2月到达袁家村开启了——主题调研活动。

实践进程

组员们为了解关中创新“网红村”——陕西咸阳礼泉县袁家村的“长红”历程,亲身体验袁家村独特的新型农村的创造活力。第一站就来到了袁家村村口。古香古色的大门建筑,展现着浓厚的关中文化底蕴。

进入袁家村,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生活在袁家村地村民们地幸福感和获得感。民俗文化和经济相结合,不仅让更多从袁家村走出去年轻人们重新回到家乡,投入建设,更拉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和经济进一步的提升。

据组员们的了解,袁家村共有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发展到今天已经吸引外部3000人来到这里。留得住人才,聚的起外资,袁家村实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的典范。

村史学习

为了进一步了解袁家村的“富村史”,组员们来到了袁家村的村民委员会。同袁家村村口气派的大门一样,唯一不同是正中间党徽标志。接着,组员们又来到了袁家村的村史馆。

在村史馆,组员们学习到袁家村的创业历程、发展思路和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第二,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第三,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第四,以组建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三变;第五,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第六,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第七,注重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第八,弘扬优良传统,淳厚乡风民俗,带动本地农村文化的经济变现,进而实现“三农”的有机协调发展。这些先进的新型农村发展思想和路径,具有时代前瞻性,如今的袁家村新型农村发展模式已在全国部分农村展开了试点项目。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袁家村的发展,离不开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其中,村集体和村民共同组织村集体开发经营公司作为袁家村的主体,同时成立自有的村庄管理公司和多种行业协会。凝聚全村人的力量,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了袁家村的“长红”。

为了与时俱进,紧跟农村发展时代潮流,组员们发现袁家村还设置了咸阳袁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和袁家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时,袁家村所展现的新农村活力还吸引了清华大学等高校来此进行实践教学。立足村民需求,结合时代,联动高校,能够使“三农”的活力源源不断。

调研采访由于袁家村民风淳朴,美食众多。组员们还对当地村民和前来袁家村的旅游的食客们进行了采访。除了好吃和吃得放心、安心。袁家村的游客络绎不绝,还有赖于两条产业链的存在:一是以民俗文化和创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产业链,二是以食品安全和健康餐饮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和餐饮体验店产业链。独特的文创美食和“民以食为天”的服务理念,让袁家村在全国新农村的发展中,打破固有局限,成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成功“出圈”。

实践小结

经过组员们的调研走访,我们对于袁家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长红”背后的巧思值得每一个想要获得发展的村落学习。袁家村充分发挥历史为它们带来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以关中民俗文化为底色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在推进农旅融合、产旅融合、文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走出来一条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袁家村解决方案”。

如今,随着西安旅游的出圈爆火,“袁家村”俨然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陕旅明信片,获得成功的袁家村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们决心要将袁家村推上更高的台阶,他们在不断改善经营方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环境的维护,明厨亮灶的制作方式,在将陕西美食推向全国的同时让游客吃的舒心、吃的安心,他们打造文化创业平台,吸引青年,酒吧、音乐会等新业态在袁家村落地生根。袁家村人表示“比起简单的出圈,我们更希望自己能走的长远些、再长远些……。”

http://www.dxswb.com/shijian/6724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23级会计一班和会计二班开展志愿活动

(通讯员李欣姿)5月8日下午,2023级会计一班和会计二班在新民学会旧址开展“探历史之美,传红色基因”志愿活动。青志协委员李欣姿和范诗涵担任此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志愿活动开始前,志…… 李欣姿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鸿鹄追风,向生而行

为响应党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号召,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全校师生对鸟类及其生态价值的认识,倡导环保理念。生命科…

2023级会计一班和会计二班开展志愿活动

(通讯员李欣姿)5月8日下午,2023级会计一班和会计二班在新民学会旧址开展“探历史之美,传红色基因”志愿活动。青志协委员李…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志愿服务部举办“代理家长之母亲节“活动,传承感恩文化

在2024年母亲节来临之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文化,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志愿服务部于5月7日下午在长城中…

江苏科技大学:游西津古街,绘就文化自信底色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

深化产学融合:苏师实践调研团在宁德时代感悟实践伟力

中国青年网宁德5月7日电(通讯员甘思)2024年4月10日,商学院“交叉·融合·应用:地方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最新发布

踏入非遗泥塑之乡,追寻乡村振兴之路
踏入非遗泥塑之故乡,追寻乡村振兴之路径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6日电(通讯员吴静雯)“十四五”文化与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放眼当下,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非遗传承,感受真谛
非遗传承,感悟真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许多非遗物件都蒙上了灰尘,为追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问题,我参加了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非遗的发展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现在乡村正在振兴,也…
非遗文化得传承,乡村振兴创发展
非遗文化得传承,乡村振兴谋发展在2024年的寒假,我很荣幸加入了经济学院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其他队员一起完成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调研工作,我们不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发扬泥塑技艺,促进乡村振兴
潜心与非遗共鸣,绘泥塑振乡村图中国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在历史地一代代谱写下拥有无比璀璨的文化成就与文明光辉。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文化软实力也呈现向好…
踏聂家庄之旅,感非遗创活力
踏聂家庄之旅,感非遗新活力参加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所以我毫不犹豫的加入寄道非遗,泥韵乡采社会实践队。这次的聂家庄之旅,不仅是与“泥”的赴约,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我…
理工学子三下乡:聚力乡村,共富乡路
2024年1月2日,齐鲁理工学院“兴”火“乡”传实践团队来到了济南市章丘区河庄村,小队成员们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小队成员们与村委会成员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河庄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河庄村作为…
宣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月3日上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所有成员于桂中路参与雷锋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让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共同为构…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召开2024年困难生认定会议
为确保困难生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保证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文法学院于2月29日至3月1日在学院楼开展困难生评议工作。本次会议由各专业辅导员以及各班级评议小组组成。会议…
一路同行,感谢有你们——习新社召开成立二十周年晚会
二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历程,更是一段充满机遇的征程。从2002年的邓小平理论读书会,到200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书会,到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习新社与学校同发展共进步,…
资助育人,励志成长——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资助工作主题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帮助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文法学院于2月28日召开学院资助工作会议。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持召开,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