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师大学子三下乡:芳华十载支教路,薪火相传正青春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开宇阳 张歆悦

“用一代青春,感染另一代青春。”这样用心写下的故事每年都在马鞍山和县延续。

十年缘起,他们在困境中艰难开拓。 吴文涛表示,在2013年了解到和县的龙华小学留守儿童多,当地政府希望利用暑期为孩子们提供学业帮扶,而教科院恰好能够提供这样的帮扶,于是就很快的联系对接,着手实施了。当初的初心其实很朴素,一方面单纯的希望能为农村的留守儿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帮扶锻炼我们的学生,让这些未来的准教师们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走向教育一线、了解教育实际。从2013年大学生村官对困难家庭学生开展暑期辅导到相遇龙华小学,再到课业学习、心理辅导、特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马鞍山和县支教团已经连续十年开展支教活动。

十年来,一批批在校大学生成为“小老师”加入全心全益赴马鞍山和县支教团,这一批批“小老师”和支教后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共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此外,支教团还在服务过程中进行志愿宣讲,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落实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马鞍山和县支教团也因此入选“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千支志愿宣讲团。

“支教活动的核心是什么?能开展哪些特色的教学活动?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支教活动中真正受益?”面对同质化、形式化的支教活动,全心全益赴马鞍山和县支教团认真学习团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大会做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理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更高站位学深悟透团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使命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思想引导,厚植团的影响力,深入了解当地义务教育状况,主动联系当地村委、社区完成调研报告,制定出符合当地情况并顺应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使后续宣传走访“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让乡村儿童学有所得,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帮扶儿童的不断增多;支教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支持的不断丰富,不仅是全心全益赴马鞍山和县支教团队的成长,更是开展教育帮扶活动,为乡村振兴做贡献的青年大学生力量的壮大。

如何守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如何将书本学习与兴趣培养相结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和爱前行”志愿者们着重关注的。马鞍山市政府、和县政府、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多方联合齐攻关,校地密切结合,为和县志愿团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志愿者们采用“课业+心理+兴趣+特色”的综合教学教学模式,为和县儿童带来知识与温暖。

活动开始初期,教师资源极其缺乏,活动受硬件条件影响较大(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全心全益”志愿辅导活动探索“U(University大学)+G(Government政府)+S(Society协会)”模式,运用到乡村公益中,由高校提供人才资源,在政府的后勤保障下,通过社会组织协调开展支教活动。该模式已在和县多个镇、村成功运用。

十年缘聚,他们在实践中聚沙成塔。和县志愿支教团队以“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课业辅导”这一核心,用心开展“心理护航”和“志愿宣讲”两项课程或活动。最大限度结合专业、利用专业、反哺专业,真正做到多课堂联动,促进当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在帮助当地儿童的同时,也是对支教队员自身的锻炼,2016年和县支教团队员、现教科院团委书记张理强谈起当年支教经历对和县儿童以及自身的影响时说到:我们的出现对他们成长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一方面,我们进行课业辅导帮助孩子完成暑假作业,一方面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帮助孩子拓宽视野,陪伴他们度过快乐充实的两周。同时,社会实践也加强了我们作为师范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了我们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实践能力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大学生的一堂特别的思政课,张理强强调,青年学子要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求职择业相联系,通过社会实践为今后就业做好铺垫与准备,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这堂“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形象,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社会,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志愿团队在每年5月制定活动方案,保证来辅导学生接受约30天的辅导教学,期间多次开展防治结核健康知识宣讲与知识竞赛活动,青年志愿者耐心、和善的教学与宣讲方式深受小学生欢迎。在课程教学、作业辅导中穿插心理辅导,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课程,守护和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安师大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跟踪辅导,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学档案。辅导团还对来辅导的贫困户学生进行家访,为部分贫困户家庭筹集资金近2万元。

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将留守儿童集中辅导减少安全隐患、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为留守儿童查缺补漏、拓展视野。“和爱前行”志愿者们用热情与汗水在炎炎夏日下为当地人民构筑起一道爱心防线。

十年缘续,他们在传承中创新模式——和县志愿团队结合当地实情,创新开展“教学-作品-义卖-捐赠”的模式,实现智志双扶。在面向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关爱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团队以扎实技能落实任务,以学科知识发现问题,以不断探索发现出路,探索了一条“教学-作品-义卖-捐赠”的智志双扶留守儿童爱心支教模式。该模式以课业辅导中的素质课程为起点,在教学后让学生形成相关手工、美术、儿童诗歌等作品,志愿者们再把这些作品通过线下平台转化为商品进行义卖,义卖筹得的资金购买书籍、运动器材等捐赠给留守儿童,让他们最大化接收志愿服务带来的成果,真正做到梦想扎根,智志双扶。

十年赓续、和爱前行,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和县支教团在志愿支教的过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与团十九大精神。十年坚守再出发,不忘初心向前行。今年是和县“全心全益”队伍的第十年,也是教科学子前往和县当地开展支教活动的第十年,未来,志愿者们还将继续用爱与汗水浇灌孩子们的成长,让希望的种子在和县生根发芽。

http://www.dxswb.com/shijian/5992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园品牌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树立优秀学生社团榜样,校团委于5月……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采用分小组形式,组织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成功举办“思辩风云 谁与争锋”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

5月22日,闽南科技学院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赛暨校辩队选拔赛在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健、谷俊君,计算机信息学院团委书记林旺涛,校团委干事黄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喜讯 |闽南科技学院“曙光”青年宣讲团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

近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共青团河北省委、中共石家庄市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公布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名单》。闽南科技学院光电信……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青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团

为引领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怀,以思想的伟力激励青年一代挺膺担当。5月15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团……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一站式学生社区|“歌声筑梦,舍我其谁”——闽南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十四届

大学宿舍充满了许多欢声笑语这些真挚的感情伴随着同学们的歌声唱出了每个宿舍温暖的故事5月10日,闽南科技学院第十四届一站式学生社区舍歌大赛决赛在康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经过初赛……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学生会组织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寄语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并寄语新时代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奋力书写为实现中华民族……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举办“时代新声 红歌传颂”第十六届红五月大合唱比赛

承载着五月的阳光与微风承载着革命的历史与传承时代新声红歌传颂第十六届红五月大合唱比赛在康美、美林两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精彩谢幕比赛现场,各专业合唱队伍独具匠心、精心构思、巧妙……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团委青工部进行换届面试工作

(通讯员郝轩跃蔡祎晴)6月1日上午8:00—10:00,共青团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在景德楼中栋108教室进行了换届面试工…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我微笑,我服务
2023年7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安庆志愿服务实践队来到了桐城双溪村儿童健身室进行志愿整理活动和防溺水知识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我们以整理和宣传同时进行的方式,在劳动与知识传递中深切的领悟了志…
湖北学子三下乡:咏春一动蛇形生
大学生网报7月25日广东佛山(通讯员李连杰)自清代以来,佛山咏春拳的教育传承主要经历了四种模式。清代中后期,粤剧表演与咏春拳传承关系密切,戏班教育传承是主要模式。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变迁和咏春拳在社…
安徽工业大学三下乡:关爱空巢老人,传承敬老美德
安徽工业大学三下乡:关爱空巢老人,传承敬老美德中国青年网合肥市7月23日电(通讯员徐周)7月23日安徽工业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将军岭空巢老人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陪伴老人关爱老人…
汲取儒家文化的廉洁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至圣的“仁爱思想”及其至贤的“礼孝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7月7日在社会上对多群体人员进行实地调…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星云”团队:实地采访,“乡”约盛夏
农业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为助力小良镇电商产业发展,2023年7月4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星云”社会实践队成员再次来到了丰顺种养专业合作社。7月4日上午,实践…
吸取廉洁文化精神,促进双创发展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当今社会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可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而长期作为我国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内在的传统儒家道德规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格。为了向全社会…
7月25日个人总结
今天是新疆一班同学们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在线上上课的第七天,在今天下午的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有位同学提前向我说明了他今天有别的重要的安排,可能上不了今天的课程,他还补充说会在课后去看回放补上今天的…
志愿者成长日记:支教如何改变我对未来的态度
志愿者成长日记:支教如何改变我对未来的态度7月3日,我有幸作为安阳师范学院“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的一员来到安阳市东风乡大坡小学参加支教活动,当我站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安全教育没有终点
2023年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楚音汉蕴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湖口社区,对当地的中小学生进行了防诈骗的安全宣讲活动。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诈骗问题受到了广泛关…
2023年“圆梦工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讯员:杨倚莲报道)为了了解大禹治水所代表的英雄人物的美德和精神,体会克服巨大困难所体现的毅力和智慧,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健康行公益团队的四名志愿者在7月25日上午8点开展了2023年“圆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