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三下乡,筑梦正当时

来源: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作者:程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指导。7月3日至7月10日,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以文化之韵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来到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周的实践,团队成员扎根乡村学校,以石板冲乡初级中学和明德小学为中心,结合周边展开一系列调研实践活动,探寻乡村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挖掘红色元素 弘扬伟大精神

为体悟红色文化,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六霍起义纪念馆、纪念塔、苏家埠战役陈列馆等红色革命文化遗址进行参观。

六霍起义纪念馆再现了独山暴动、六霍起义和苏区春秋的壮丽画卷,展现了无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物品展示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志愿者们认真参观学习,深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奋勇的抗争精神,体会到如今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志愿者们在六霍起义纪念塔前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入党誓词,入党誓词的宣誓坚定了志愿者们对党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党史教育和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性。

图为志愿者们在参观六霍起义纪念馆

开展党史教育延续红色精神

因此,志愿者们以“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为主题开展红色教育特色活动,分别在石板冲乡初级中学和明德小学对中小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活动。课堂上,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引证,向同学们讲述“半条棉被”、六安裕安区石板冲乡胡正先老红军的感人事例。同时开展学唱红歌、诵读党史、朗读红色诗歌等活动,用小活动、小故事串联起大历史,让爱国爱党精神浸润学生们的心田。

图为志愿者在进行党史宣讲

传递党的思想凝聚思想共识

除此之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还深入石板冲乡村民家中宣传政府政策和二十大精神。

志愿者们先前往前厂村党群活动中心,向政府工作人员了解了当地政府政策,并通过和工作人员的交谈了解到乡村治理的现状。离开前厂村党群活动中心后,志愿者们沿街进行宣讲,宣讲中,志愿者们也收到村民的积极反馈,深刻认识到宣传政府政策和二十大精神对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推普载梦远航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推普专项团队扎根乡村学校,分为国学和书画两个小组,开展支教活动。从课堂入手,给予孩子们一个拓展视野的平台,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日常课程设计国学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建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书画组则是以兴趣为主导,教小朋友们学会毛笔的握笔姿势、毛笔的笔位等,与画简笔画相结合,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

国学组还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太极拳,特别开展“八段锦”太极早操,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图为推普小组与小朋友合影

一周的支教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志愿者们都希望通过这一周给孩子们的人生带来小小的影响。在了解到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后,志愿者们主动为孩子们拍摄了一组证件照,方便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

教学活动的最后一天,孩子们举着自己写的“福”字,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歌舞组的孩子们一个个活泼可爱,跟随音乐挥动手臂,为此次教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除了支教活动,推普专项团队还于7月6日和7日在石板冲乡开展了推广普通话的实地走访活动。

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走访,讲解普通话内容,与基层群众拉近距离,交流普通话学习方法,了解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情况等。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升当地居民的“讲好普通话”意识。

探寻乡村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实践以裕安区乡村振兴成果和实际情况为主要调研内容,深入群众。活动期间,调研组成员前往村委会等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图为志愿者们在走访调研

调研主要围绕乡村主要矛盾,采访当地领导及退休干部,了解乡村治理的历史。志愿者们通过采访,了解到乡村脱贫攻坚的历史,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志愿者对社会事务管理以及土地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有所关注,多方面调查乡村治理现状,推动乡村治理制度化、规范化。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掌握到前厂村的基本情况及村委会资料,深入了解乡村治理基层干部的主要工作,切实做好乡村基层组织的调研工作。最终,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调研任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凝聚青春力量 彰显青年担当

7月7日,包河区团区委办公室主任姜熙等一行人,裕安区团区委副书记、区青联主席杨锐,团区委副书记、石板冲乡副乡长苏越越等一行人,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储昭辉,院长丁增武,党委副书记张爱萍前往石板冲乡视察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工作进展。领导们前往裕安区石板冲乡明德小学和初级中学视察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开展情况,向小朋友们表示关怀并送上爱心礼物,他们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努力学习。志愿者们汇报“三下乡”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报告得到了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图为志愿者们与领导老师们合影

青春凝聚力量,彰显青年担当,助力乡村振兴。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还在丰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展现了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志愿者们的风采,传递了志愿服务精神,为乡村送去温暖,让青春之花绽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http://www.dxswb.com/shijian/572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筑梦助学,资助陪行

天道酬勤,凡事感恩。像春风沐浴花朵,国家资助政策帮助无数学子圆了大学的梦。作为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家奖助学金的获得者之一,非常感谢国家的资助政策,不仅大大减轻了我的…… 赵海越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健康零食选择分享交流会

为了提高学生们对健康零食的认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于2024年6月17号前往清丰县大屯乡初…

思想政治教育2101团支部举办“正确就业观”主题团日活动

2024年6月14日,思想政治教育2101团支部在东院弘毅楼115教师成功举办了以“树立正确就业观”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

宣传“延安精神”,太阳初出显黎明

大学生网报新乡6月17日电(通讯员翟星月)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通讯员深入了解了延安精…

美好青春三下乡,未来筑梦正当时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2024年5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志愿者们开展了“三下乡·筑梦义务支教”动员大…

共建温馨家园 关爱残障群体

关爱特殊群体,传递温暖希望。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们,他们是一颗颗孤独的星星,他们更希望得到这个世界的赞…

最新发布

青衿致远鹤山行,普法知识入民心
三下乡之旅(通讯员:廖彩妍)七月普法正当时,送法下乡不停歇。依法治理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基层和谐…
青衿致远鹤山行,助力普通话推广
三下乡之旅(通讯员:廖彩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7月16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衿致远队在江门雅静幼…
田埂跳动实践团|情系乡农,科技领航
田埂跳动实践团|情系乡农,科技领航七月似火,从室内走到田埂,跨入炙热炎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自找苦吃”的精神,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理工大学“田…
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子与孩子们一起在磨砺中铸推成长,在实践中获取真知
扬七月之帆,燃夏日激情——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2023年七彩假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良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关于“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的国…
询问游客感受,聆听岛民心声:“寻迹大陈·探源求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大陈岛内开展问卷调查
7月3日上午,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迹大陈·探源求富”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椒江区大陈岛。在经过短暂休整之后,队员们带上相关材料分头行动,随机对大陈岛居民或游客展开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
书香馥郁,幸福成长
2023年7月12日星期二下午,湖州师范学院青柚空间暑期实践小队的六名志愿者迎着夏天燥热的微风来到了陈板桥社区幸福邻里站。与以往不同,今天我们一来到社区,就感受到了教室里四溢的浓浓的书香。毫无疑问,今…
用心从教,青春启航——三下乡有感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三天,今天早上我要上一节六年级的数学课,上课前还挺紧张的,担心自己讲的不好,怕学生们听不懂,但是到了上课的时候,我的担心就消失了,学生们在一开始的时候虽然比较沉默,集体提问的时…
探小镇文旅发展 寻乡民致富之道
探小镇文旅发展寻乡民致富之道(通讯员汤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重点探索与突破的方向在于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每一项乡村项目的建设…
探自然奥妙,揭风之面纱
风带来大自然的声音,将这世间一切的美好融化在它轻盈的脚步里,带往世界各处。风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是怎样形容风的呢?为从身边熟悉的小细节引起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7月11日下午3点,武汉理工大学“M+”edu…
遇见扎染,布里生花
扎染是中国少数民族一种独具特色的手工染色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工艺的历史悠久,且深深植根于民间。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织染技术享誉全球,以扎染、蜡染、蓝印花布为代表的“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