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黄石市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的调查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刘雨溦

【湖北师范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刘雨溦)

【摘 要】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按照以前的发展情况,技术不到位,也不够关注生态问题。导致成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前期发展迅猛,但后期停滞不前。生态问题随后引起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人们也才开始真正意义上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着重注意生态问题。生态环境条件与当地物种多样性息息相关。环境保护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手法也形成越来越多的法律政策,当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保护遭遇十分严峻的挑战,我们更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选择这个选题。

【关键词】黄石 生态环境 野生动物保护 现状 建议

一、引 言

黄石作为资源型城市,当前已处于资源枯竭,正在努力实现转型。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2009年黄石也被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所以黄石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黄石建设。黄石市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我们都知道资源型城市发展进程,前期资源丰富,大肆发展,发展进度与环境承受力不匹配,极易引发环境恶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当生态问题凸显出较大危害时,人们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开始着手准备开展环境保护的措施。引发生态问题的进程都有一个过程,同是资源型城市的套路。黄石也不例外。前期不注重保护生态,后期造成生态问题的是具备必然性的,特别是对资源型城市来说。原因有:环境的恶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也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只能把垃圾倾倒在野外。久而久之,动物们赖以生存的那片青山绿水,就变成了臭气熏天的垃圾场;从而导致了动物们失去食物、失去家园。还有,人们不太注重植树造林,肆意乱砍乱伐,导致绿地沙漠化,使动物们没有了栖身之地。再者就是因为人类的贪婪: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商家为了利益,四处捕杀野生动物,非法买卖、出售野生动物屡见不鲜,当然目前来说很少,但在十多年前或许是很常见的事情。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黄石生态明显好转,依托天然的自然环境条件,目前在生态建设方面有所建树,一切相对来说都有较为明显的好转。生态关乎依托自然生长的动植物,因此我们实践队就黄石生态以及动植物保护着手调查黄石本地的情况。只有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爱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知法、守法,树立“保护野生动物光荣,破坏野生动物可耻”的道德观念,所剩无多的野生动物才会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我们未来的家园才能鸟语花香,草长莺飞,更加丰富多彩。调查背景

二、报告题目

关于黄石市居民对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的调查。

三、调研目的

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责任意识,实践队将结合科教知识走进社区,让居民了解黄石特有的以及受保护的动植物;通过普法走进社区,带居民了解中国以及世界的动植物保护法;通过问卷,让居民将目光投放在黄石本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野生植物是因为野生植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植物在吸收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出氧气,产生人类有利的有机物质,植物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水分,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省区提供能量,使自然界实现有机循环。野生植物除了为人们提食物、药物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物质,是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必要手段,对野生植物资源又合理保护,不仅维护了物种对多样性,有有效保持了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对持续健康发展义重大。二是野生植物资源具有不可替代对食用价值,植物是人类餐桌上必不可少对食物,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植物资源,我们使用都蔬菜、水果、粮食都是直接或这间接地来源于植物资源,离开了植物资源人类根本无法生存。目前,还有大量可实用地植物资源尚为开发,人类不满足于有限的作物种类,美食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成为人类的美食佳肴,野生植物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保护野生动物是因为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 。生态不平衡原因多种多样,第一,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过度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的贸易活动使大量野生动植物遭到捕杀、破坏。第二,由于经济的繁荣带动着石油时代的继续发展,全球气候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球生态类型的变异和瓦解。第三,我国人口压力逐渐增大,大量占用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第四,我国公民的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普遍缺乏,与野生动物为敌并随意加以捕杀或者在近年来所实施的措施中,生态虽有所改善,但濒危物种恢复,仍是艰难。综上,针对黄石地区生产发展过程中引发的生态问题,以及期间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针对动植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措施,进行调查了解。

全民要从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度,紧急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珍爱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的绿色家。由于受环境恶化和人类各种破坏活动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近年来,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上百倍,现在每天都有近百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它们的灭绝会导致许多可被利用的基因消失,更会导致自然界的平衡失调,从而对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存造成重大的影响,由此所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挽回的。

四、调研对象

黄石市居民(本地或暂居者)

五、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线上和线下问卷)

六、调查过程

6月7日召开万物生长实践队队员见面会(一会):在队长的组织下于生科院举行了团队的第一次会议,每个队员都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根据大家的能力将团队分为宣传部、组织部、秘书组三个大组,秘书组又细分为文案小组和资料小组,秘书组又细分为问卷小组和活动小组。并选出负责人,同时也对本团队接下来的调查计划和每个部门应做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明确,为后面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6月7日-6月13日前期准备工作

6月9日左右万物生长实践队问卷定稿会议(二会): 大会由队长主持,并组织队员进行问卷定稿,在这之前每位小组组长上去做前期工作总结,定稿过程中,各队员都积极提出建议,大会十分有秩序的进行,进行完问卷定稿之后,队长又做了详细的任务分配。

6月13日左右万物生长实践队活动系统规划会议(三会)

6月15日社区摆点,线下发放问卷:小组分工明确,分为四个组,各组轮流在不同地点发放问卷,留下几人在摆点处,余下到街道,小区进行问卷发放填写,大家都很积极,问卷发放完成较快。

6月16日左右万物生长实践队活动系统规划会议(四会),从一会,二会,三会以及整个过程来看,都看到会议进行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从会议PPT以及各部门组长的工作介绍中,也可以知道各部门细化的活动安排以及工作。队长会议前的周密部署,会上细致讲解安排,活动任务期间各部门,各成员的方分工合作,正是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活动稳步进行下去。各队员的责任心是协调配合的基础。

6月17日-6月18日后期完善工作

七、调查结果

1.居民对三有名录更新的态度

2.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了解程度

3.在黄石居住不同时段的居民认为在这些条例变更的影响下本地宠物,花卉市场和电商平台之间的关系会如何变

4.居民对四十万只鹦鹉销售受阻,陷入饿死困局

5.居民对野生动植物保护过度或缺失问题的看法

6.疫情发生前后居民对野生动物的看法有哪些改变

7.居民对饲养蛇蛙,蜥蝎等一系列新型宠物的看法

八、调查分析

(一) 法律责任落实还有差距:保护规划欠缺和经费保障不到位。法律第五条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规划、经费,第十九条对补偿野生动物活动造成的损失作出规定。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制定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规划。市县财政没有按要求列支专项野生动物保护经费。对于野生动物活动造成的损失,县市区政府没有建立补偿机制,补偿不足、不到位现象较为普遍。

(二) 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决定》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健全执法管理体制,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落实执法管理责任。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涉及林业、公安、市场监管、交通、邮政、海关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甚至推诿扯皮现象。

(三) 宣传教育不够到位。法律第八条和《决定》第五条对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职责作出规定。调查发现,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法律和《决定》宣传重视不够,没有把野生动物保护法纳入年度普法内容。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开展宣传活动不广泛,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决定》出台后,会议传达代替广泛宣传现象较多,群众对全面禁食陆生野生动物认识不深,执行主动性不高。

(四) 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力度有所欠缺

(五) 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监测欠力度。法律第十一条、第十四条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调查、监测责任作出规定。调查发现,县市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了解不多,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滞后。

(六) 野生动物收容救治工作不到位。法律第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但目前全市无野生动物救护机构,无收容场所,无专业救护人员,收容救治效果不明显。

(七)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存短板。法律第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调查发现,我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存在短板,未能做到全覆盖,特别是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交易时,检疫存在死角。

九、野生动物现状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项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有人类诞生以,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就从未停止过。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索取和对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空间不断破坏和侵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所依赖生境的不断恶化:粉尘、毒雾、全球变暖等杀手对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水体、土壤都存在着致命的威胁,而人类的日常活动更是肆无忌惮地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使大自然一次次面对严峻的形势。当下保护野生动植物刻不容缓。

十、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对于野生动物活动造成的损失,要建立完善补偿机制。要积极作为,主动对接国省相关部门,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和要求,科学引导人工驯养野生动物单位转型转产,尽力降低养殖户经济损失,做好养殖户思想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健全完善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形成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合力。

(2)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加大保护力度。要做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健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档案,协调处理好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决做到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要着力提高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监测能力,切实增强监测实效。要强化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切实做好人工驯养陆生野生动物检疫工作。要扎实抓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尽快成立救助机构,有效指导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放生等活动。

(3)强化执法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行为。要健全执法管理体制,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落实执法管理责任,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市县两级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卫健、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对野生动物的研究、展示、驯养、运输、交易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切实形成执法监管合力。要加强对市场、餐饮等野生动物经营场所和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督检查,严格猎捕工具管理。

(4)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第一,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更好的保护,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些受保护的区域更为有效地杜绝来自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来自人类活动的威胁,可以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生态过程。第二,法律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最强制的手段。通过明文规定的各项法律条文对珍贵动植物生存构成威胁各项违法行为追究责任,强制进行下的制止行为更有威慑力,也更能引起人民的重视,促使各利益方减少对动植物的捕杀,减少对脆弱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第三,宣传和动员社会力量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对于保护野生动植物来说,宣传引导措施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影片、发放宣传资料来增强人们的保护观念,让人们意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与动植物都是大自然家庭的一员,保护赖以生存的动植物,也是珍爱生命,珍爱我们自己。动植物和人类唇齿相依,我们的衣食住行大多由动植物提供,离开了它们很难生存在这个美丽的世界。所以与动植物和谐相处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5)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目前,人们对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使得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形成的珍稀物种毁于一旦。因此,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和依法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和手软,认真执行“采集证”制度和进出口许可制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徇私枉法,坚决杜绝以言代法的情况发生。同时,要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机构,能够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管理,优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宏观调配机制,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林管部门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知识的学习,并号召全社会共同做好保护工作,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拯救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得我国野生动植物生存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得补救措施,使这一严峻形势的得到一些缓和。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质量和水平;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壮大保护力量。开展重要物种资源专项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动态,为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实施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建立起资源培育、合理利用的产业框架,目前还需有待加强。

十一、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扭转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的恶劣趋势。

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我国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国家协调机制。2.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计。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以及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包括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

十二、结语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加重视。人和动植物理应和谐相处,但却因为人们的各种欲望,使得动植物不断地走向灭绝和濒临灭绝,就像《海洋》的导演在访谈时说的“我觉得人与动物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很多年前,人类很害怕大型的食肉动物,但是现在这种关系好像反过来了,因为人的存在,大型的食肉动物变得越来越少,我们不再害怕它们,甚至要把它们灭绝。其实,这真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才能让生态平衡。希望通过我们一步步的努力,不断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广泛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我们的野生动植物能够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其实在加入实践队,持续十几天的前期准备以及一天为期的摆点活动,虽然我只参加了短短的几天,但收获还是满满的。我结识了更多的学长学姐和同届的同学,同时,我也比大部分同学早点接触实践活动,为我以后积攒了经验,起码以后我可以说我不是小白。我也得到机会锻炼了我自己。无论是从人际交往,还是能力锻炼,起码都有所收获。称之为最大的收获,应是我放开了自己,在街道上发放问卷,起初我并不敢上前问人家。但之后看到同伴都上去问了,我也尝试去做,发现不是很难。果然还是那句话,万事知识开头难。只要迈出第一步,其它也是水到渠成,一步一步的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国植物志》

《中国动物志》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湖北师范大学万物生长实践队 责任编辑:袁粤玲

http://www.dxswb.com/shijian/508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计学院清明节缅怀先烈活动

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数计学院决定于4月5日在南康区陈赞贤烈士墓举办赞贤班“缅怀革命先烈,点燃红色激情”清明节缅怀先烈活动。活动共分…… 曹魁 白美茹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赞贤班举办“红色诗词朗诵”活动

为歌颂党的光辉历程,进一步激发全体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数计学院赞贤班于2022年5月26日在七教举办“红色诗词朗诵”活动。活动开始,由赞贤班成员分组分享红色诗…… 曹魁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赣南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开展“情系二十大,手抄党章述真情”主题实践教育

翰墨颂党恩,丹心永向党。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力弘扬新时代党员精神、增强党章意识,脚踏实地的落实“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具体要求。近日,数学与应用数学…… 曹魁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考研复试交流指导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考研热情,增强学生考研信心,明确考研目标,增强考研斗志,更好地帮助考研学生解决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近日我院于七教112会议室特举办考研复…… 曹魁 白美茹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升旗仪式

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激励团员、青年理想信念,近日,数计学院于青春广场举行升旗仪式。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2级全体新生、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门负责人参与了本次升旗仪式…… 曹魁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暖冬公益行,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过“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曹魁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怀揣感恩之心,传承中华美德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社会、感恩父母以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风范。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曹魁 翁宗娟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假期感恩回馈父母实践活动

为了帮助新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锻炼个人实操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青年学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赣南师…… 曹魁 白美茹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科技走进社区,智能玩转生活
为了使大学生以及市民了解科技智能带给我们的便利,为市民讲解快递柜的好处,加深人们对科技智能的了解程度,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丹色灯火乡约行,澜景生情振村兴”调研服务队于6月25日聊城大学人民…
机械工程学院“港城非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采访水晶城活动顺利进行
本报讯7月2日上午10时30分,炎炎夏日,机械工程学院的“港城非遗”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成员对东海县东海水晶城进行了参观采访,重点采访了连云港非遗水晶从开采到销售的相关内容。10点整,盛传齐白色队服的…
南师学子走进玉门,探寻数字乡村致富之路
经济发展“有质有量”,数字技术助力乡村建设新征程。2022年8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来到甘肃省玉门市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同时为本次调研活动…
张謇在中国气象事业起步中的超前眼光——《张謇全集》有感
张謇的很多实业想法都是从农业出发,从很早就开始注意到民族的气象事业发展。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让张謇想要创建中国人自己的气象观测系统。最早在中国进行气象观测的是法国人宋君容,俄国东正教会在北…
沿东濠涌整治之道,探寻新时代发展奥秘
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在广州市越秀区境内。因其发源于白云山下南麓一带的小河涌,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经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较场路附近转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最终注入珠江。因在广…
南师学子走访桃园电商村,感悟数字助农新典型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字化技术在传统村落的运用程度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8月8日来到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
浅析“双碳”战略的深远内涵与可行措施——“德国放弃碳中和”有感
长期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提供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能量,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碳排放。2019年,全球碳排放总量约401亿t,其中86%都源自化石能源利用。CO2、CH4等温室气体是引发气候变化的罪魁祸…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隆平水稻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位于长沙市芙蓉区。2019年9月27日,世界首个以水稻为主题的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在长沙开馆,免费对外开放,现已成为一个旅游参观热点。陈列区包…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2022年7月8日,我们的队伍走进了广州起义的一段历史长河中,我们跟随讲解员从工农红军指挥部旧址(广州起义基本陈列馆)进入这段历史,在讲解员慷锵有力的讲解中我们更深入地学习到了广州起义这段历史的红色文…
科教普法同行,保护美好生灵 ——黄石生灵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湖北师范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李梓灵)【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任重道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