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赴陕西宜君“保护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总结

来源: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作者:余翘楚

一、调研开展情况

为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号召,并深入了解高分卫星梯田遥感影像提取技术未来在农业实际生产中的综合应用前景,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暑期调研队于2021年7月7日前往宜君县哭泉镇、梯田景观中心、乡村振兴局、国土资源局、文旅局、花溪谷景区等地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实地寻访。

实践队此次赴陕西宜君不仅调研走访了当地生态文明景观,也通过一系列的测量手段验证了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技术的精准度和实用性,提高梯田生态效应的全面认识,并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群众探索了我国解决农村和城镇发展的生态问题以及脱贫攻坚的成果。

二、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一)聚焦精准扶贫,脱贫摘帽提前完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宜君县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6.15%降至0.77%。2019年5月,省政府公告宜君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市率先整体脱贫摘帽的区县。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县”,2020年荣获“陕西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二)聚焦产业兴旺,农业规划提质增效

依托资源禀赋,宜君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33”工程和特色产业“双十双千”振兴计划,形成了“3+4+N”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39万亩的优质玉米、20.5万亩的绿色苹果、42万亩的有机核桃凝聚着几代宜君人的智慧与汗水,三大产业由小变大、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同时,中药材、食用菌、肉兔与生猪养殖四大新兴产业和有机大米、绿色蔬菜、肉羊蛋鸡、传统杂粮等优质小众产业,都成为宜君老百姓手中的金蛋蛋、钱串串。

在哭泉镇梯田景区的纪念品售卖中心有一个玉米皮手工艺品的宜富扶贫车间,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当地的村民正在进行手工艺品的编织,据了解该村的妇女会在农闲的时候到景区的扶贫车间编制手工艺品,一个成熟的手工艺品编制完成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而它们的售价一般在20到30元人民币。政府安排专业的编织老师进行教学,村民将自家的玉米皮晾晒、浸泡成为编织的原料,编织完成的车间旁的纪念品中心会免费帮助村民代为售卖。

(三)聚焦补齐短板,生活条件根本改观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打造一批产业支撑有力、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经过几年努力,宜君县所有行政村已经成功创建美丽乡村;宜君县彭镇和彭村分别荣获“陕西省旅游名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宜君县宜阳街道十五里铺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哭泉镇淌泥河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开发了以玉米糁、核桃乳、玉华酒、槐花蜜、剪纸、农民画、山核桃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推出了西红柿泡馍、荞面耳朵套、豆腐宴、油糕条等地方美食;形成了以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民宿康养客栈、手工艺制作、剪纸农民画创作等为特色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宜君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魅力。

(四)聚焦生态宜居,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近年来,宜君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落实好各项生态扶贫政策、做强林业产业、抓好林业重点工程等为抓手,不断夯实群众增收基础,筑牢生态屏障,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让美丽宜君更加宜居宜游。

建成以龙山公园、云梦山、福地湖、宜君旱作梯田、花溪谷、战国魏长城遗址公园为代表的“两山一湖一田一谷一园”六大精品景区,农旅结合,即是群众增收的支撑,也是宜君的文化符号。完善了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景区旅游专线,高标准配备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提升服务功能。实施智慧旅游综合项目、战国魏长城遗址保护、博物馆展示长廊等工程,全力打造以龙山公园、花溪谷为核心的避暑养生聚集区,以福地湖为核心的休闲度假聚集区,旱作梯田为核心的农耕体验聚集区。基本形成了以避暑养生游、乡村休闲游、户外健身游、民俗风情游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成为宜君县“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农业产业化层级偏低,缺乏特色产业基础

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地主要的产业是玉米、苹果和核桃的种植,但是随着近年来该地核桃欠收、核桃价格下跌,村民们为了在迎来下一波核桃的收获的季节之前将滞销的核桃卖出,都会选择在离家不远的景点旁将剩余的核桃低价卖给途径的游客,而游客们看到仅8元一斤的核桃都很乐意购买。

这样的场景在宜君并不少见,如果没有厂商来村里收购,当地居民基本上只能实现自产自销,很难实现规模化的产业链条。

(二)农村生产要素制约明显,集体经济带动乏力

一是农业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继续依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等传统粗放发展方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差,仍是靠天吃饭。

二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及生产效益比较差距显著,多数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愿、不会、不敢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

三是基层农技队伍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没有新力量补充,没有补技术带动。

四是多数农村缺乏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收入来单一,经济实力有限,部分村受地域、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潜能尚未激发,“造血”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大,乡村建设可支配资金捉襟见肘,基础设施条件仍停留在有没有的水平,根本谈不上好不好,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

(三)乡村振兴缺乏资金保障,深度融合发展受抑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但级集体经济薄弱,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产业培育、文化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改善等大投入公共服务仍然靠县区级一级解决。

二是部分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下,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复合型人才,对电子商务、网店微店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认识不足,抑制了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传统文化转化率低,民俗文化缺乏载体,文化资源利用程度低,文化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本优势,乡村文化活动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和代入感,比如旱作梯田、花溪谷、龙川公园都停留在纸上、名誉上,听起来响亮却没有带动效益或者是受旅游淡旺季影响较大。

四是社会和民间资本不能有效投入乡村振兴,金融机构支持和服务乡村振兴效应不明显。

2021年7月11日实践队在长安大学北校区进行了实践总结会议,自此实地调研正式结束。

http://www.dxswb.com/shijian/412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历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析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作为高校学生了解、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战胜贫困的信息……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历史文化学院宣传组工作总结

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深化转型,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我国城乡经济结构失衡,给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历文宣传总结4

这是我大学期间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是我人生道路上做志愿活动的一个起点。对于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挑战,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身素养的机会。于是……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查看全文 >>

历文宣传总结3

这个暑假,怀着一份让自我的暑期生活变得更充实的心态,我加入了学院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刚入学的时候,参加了一场“三下乡”活动宣传会,听学长学姐在讲诉他们三下乡中的亲身经历……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查看全文 >>

历文宣传总结2

(通讯员:王雨琦卢小凡)2021年7月14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下乡”湘师双峰耕读实践队在随队老师姚江鸿和队长唐萃仪的带领下前往了娄底市双峰县县政府乡村振兴局,主要随队人员……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查看全文 >>

青马小组活动感悟

今天我们青马小组召开了《红色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以回顾党的红色历史故事为主线展开了爱国主题教育。组长及成员们各自分享了自己感触最深的红色故事以及对爱国思想的理解和感悟,成……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查看全文 >>

历文院学社管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双峰县开展调研活动

7月12号下午,在三天的调研活动开展后,湘师双峰耕读实践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湘师双峰耕读实践队秉承着往年“耕读天下,富厚日新”的传统精神来到娄底市双峰县。队伍共分为三个调研小……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查看全文 >>

历文院学社管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蔡和森纪念馆进行参观访谈

7月11日上午九点,学社管湘师双峰耕读实践队的“蔡和森小组”在指导老师姚老师和副队长赵慧的带领下前往了蔡和森纪念馆。首先小组成员对纪念馆的总体布局进行了参观,然后在采访人员和姚…… 王雨琦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蓼兰镇开展调研活动,实践与书本相结合
为进一步了解蓼兰镇农业发展状况,探究蓼兰镇传统种植方式改革措施,8月3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蓼兰镇进行调研,乡村振兴办副主任付万鑫接待实践团。上午,付万鑫组织会议,对…
第二次党员下寝活动
(通讯员李汝勤)第二次党员下寝活动主要内容是分享最近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对学习和保研考研一些问题提出了疑惑。111和112寝室成员对于此次谈话都表现的十分热情,在谈话中也主动问了我关于学生、工作等问题。…
山东理工大学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青岛洪润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深入实
为进一步了解云山镇农业发展现状,探究云山镇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模式,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争做新时代青年,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青岛洪润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学习,并对青岛洪润来农业科技…
山东理工大学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云山镇青岛樱桃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调研,
为了解平度市乡村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并推动乡村振兴。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云山镇青岛樱桃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调研,当地工作人员钱杰积极支持和接待。实践团成员高度关注疫情…
推动科学素质建设,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帮助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
追寻红色基因
为了感受红色基因,抓住建党一百周年这个伟大的时间节点。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伟人故里韶山开展了社会调研活动。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只能各自前往彼此的有着红色基因的地区开展活动,然后彼此…
山东理工大学养精蓄锐 ,继往开来 | 经“乡”纬“县”实践团中期休整,交流总结
为深入研究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经“乡”纬“县”实践团赴山东省平度市开展长达半个…
山东理工大学经“乡”纬“县”实践团走进尚好科技有限公司调查学习
为进一步探究乡村振兴发展的创新模式,助力农业模式创新发展,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经“乡”纬“县”实践团对青岛市平度市尚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调研,尚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郁东兴热情接待。实践过程…
珍惜韶华 奋勇而发
我不禁想起我过去的童年所在地,那个村子已经作为“大国空村”的一员而被人遗忘。但是空村的“空”,却是被子女或者政府接走去镇上的空。田地中,不在依稀中各家种各家,而是如同这胡陈村一般包给了农业大户…
囿于市井 而向山海
和我对乡村的认识不同,这里的水泥路白皙而又宽阔,在路两边可以看见零星几个垃圾桶。成熟的玉米田地里,玉米也是露出了米芯,褐色的长毛也预示着它的成熟。路旁边可以看见老汉一手杵着锄头和埂里面的另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