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滴泉”在路上 织梦在家乡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作者:张雪颖

“滴泉”在路上 织梦在家乡

“滴泉行动,我们来了!”

这个夏天7月13日到2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杜晓童召集了来自各大高校的十几个大学生,组成“滴泉”大学生回报家乡助学支教行动队(简称:“滴泉”行动队),走进家乡,回报家乡,开始了一段忙碌而充实的夏令营之旅。受疫情影响,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受限,“滴泉”行动队成员们没有气馁,经过商讨,决定搭乘互联网快轨,以线上夏令营的方式续梦起航。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制定好初期课程计划,方便后续教学安排,课程组成员展开热烈讨论,赶制课表。“10天的课程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怎样设置课程才是合理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成员们想过不下几次。“我们希望课程设置可以丰富多彩,既照顾到不同孩子的喜好,也能帮助孩子提升不同的素质,比如创新思维、动手能力、正确的价值观等等。”经过仔细斟酌,课程组最终敲定了趣味实验课程、国学知识课程、民俗文化课程、手工课程、心理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娱乐课程等七类课程。

(“滴泉”行动队课程组规划的课程安排 杜晓童摄)

课程的设置仅仅是其中小小的一环,成员们丝毫不敢松懈,从前期的对接学校,课程规划、备课、试讲、反复修改,到中期的认真授课、课堂记录、每日会议,再到最终的总结反思、结营欢庆……见证孩子们一步步成长的是一个个忙碌到深夜的身影。支教队队员李梦凡说:“我们不怕累,只要我们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足够了,很多人可能会说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我们认为努力是有价值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滴泉行动队成员王凯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王凯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的教育初衷,也是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初心。“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大学生关注乡村教育,关心家乡发展,为家乡的孩子们打开一扇新的天窗。家乡养育了我们,身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勇担时代重任,发挥自己特长,成为一朵云,推动更多的云,让教育为国家发展筑基。”这是“滴泉”行动队全体成员的心声。

为了给孩子们带去更好的课堂体验,支教队队员每天晚上六点半准时进行例会总结部署。在这个时候,支教队队长杜晓童带领其他成员回顾一天的课堂情况,肯定闪光点的同时,共同发掘存在的课堂不足,比如缺勤和网络问题等等,大家集思广益,针对性提出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致力于打磨出“有温度、有内涵”的课程。实践队成员们表示:要对孩子们负责,尽管时间短暂,但我们仍然希望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提供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课程,让同学们在忙碌于假期作业之余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时事热点、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

(日常会议截图 杜晓童摄)

(“滴泉”行动队队长杜晓童进行每日例会总结部署 杜晓童摄)

现实并不总像构想那样美好,但也同样充满惊喜与感动。如何解决线上教学带来的网络问题,如视频卡顿问题、如何较好的进行课堂监督以及做好考勤与考核等问题,都曾是让杜晓童等团队成员头疼的问题,问题的出现的确带来了困扰,但那一页页认真书写的课堂笔记,一句句积极踊跃的课堂发言,一声声“早上好”、“下午好”,极大地鼓舞了团队成员们,“为了他们,我们也要做得更好。”支教队队员贺瑞梅道出了每个成员心中的信念。

“我喜欢心理课,以后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珍惜爸爸妈妈的爱”,“我喜欢崔景辉老师!”,“国学知识课太棒了!”,“突然间好不舍呀”,“我们寒假再见呀!”在结营仪式上,同学们大胆地说着自己喜欢的课程,喜欢的老师,说着自己的不舍,说着对下次冬令营的期待。这一切,似乎在大声诉说着“值得”二字。孩子们表示,就像最后一节感恩课程所讲的那样,他们很感谢“滴泉”的哥哥姐姐们,他们会留好自己的课堂笔记,随时和哥哥姐姐们联系,珍惜时光,感恩遇见。

(学生绘画作品 郝开心摄)

(学生扑灰年画临摹作品 王丹摄)

(学生趣味实验成果展示 杜梦鸽摄)

(学生民俗文化课程笔记 王雪蕊摄)

(学生思政课程“未来的自己”主题绘画作品 刘静摄)

“大家也都很舍不得分开,一句再见说了好久,我们“滴泉”会一直在路上的,也会一直做下去。”这是每一位“滴泉”行动队成员对孩子们的承诺,也是每一位青年学子对青春的承诺与对家乡的承诺。

(“滴泉”行动队全体成员合影 杜晓童摄)

杜晓童表示,团队下一步会继续推出“周周碰”和“冬令营”等活动,同时增设课业辅导等其他课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夯实基础,开拓视野,使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假期时光。“作为大学生,我们感到任重道远,作为未来祖国希望的我们要承担起社会的期待与使命,我们希望可以用我们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助力。”杜晓童说道。“滴泉”行动队每一位成员都表示: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不断将这个项目做大做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共同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http://www.dxswb.com/shijian/2893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节水节能低碳,共建绿色校园主题团日活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环保、节能节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推动绿色发展的重任。为此2022级卓越化学班团支部举办了以“节水节能低…… 刘紫妍 许宜琳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动铸魂漾芳华,实践育人耀青春 ——以劳动之姿,成复兴之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为磨炼大学生的…

节水节能低碳,共建绿色校园主题团日活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环保、节能节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推动绿色…

“遇见非遗文化 传承指尖艺术” ——海峡学院ERP理论团支部开展团日活动

为传承弘扬优秀非遗文化,鼓励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4月21日,海峡学院ERP协会组织部成员共同前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墨香传两岸,诗影留心间 ——海峡学院ERP协会团支部开展团日活动

为坚定支部青年理想信念,增强团组织凝聚力,闽江学院ERP协会于2024年4月16日晚上开展“墨香传两岸,诗影留心间”主题团日活动…

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乡村振兴研究会举办“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活

(通讯员付春利廖超司马月张家铭)4月25日下午两点半,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乡村振兴研究会(以下简称乡研会)为学习和弘扬革命…

最新发布

艰辛知人生,实践出结果
经过昨天一天的参观,我们了解到横坎头村利用红色旅游和农家乐实现村庄富裕,脱贫攻坚的路上,有困难,有瓶颈,也有惊喜和感动。横坎头村有着革命背景,是曾经的抗日根据地,这更加奠定了横坎头村的村民们有…
宣传新时代明思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河工大学子暑期实践:宣传新时代文明思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了认真完成河南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2020年7月25日至7月27日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枫小队”队员在队长池烨宇的带领下进行…
纺织助力脱贫,乡贤推动振兴
七月二十九日的调研活动随着太阳下班也顺利结束,今天实践团走访了许村镇辖区第一大村永福村,实地考察了永福村的文化建设和水治理,参观了永福村家访体验区。许村是中国布艺名镇,永福村也重点建设了村庄的…
博古通今文化承,济世经邦文明兴
7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逸兴实践队开启第七天的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河南省乡村的社会实践调查。首先,位于洛阳市新安县的实践队员在上午前往幸福小区、汇源小区,就习…
可爱的人儿——“森林木”社会实践队
7月29日,“森林木”实践队开启了线下调研的第一站——湛江吴川市吴阳镇蛤岭村。在这炎热的下午,除了酷暑和干燥迎接实践队队员,还有村里许多可爱的人儿。在线下调研队伍成员陆陆续续到达村子门口的整个过程…
立身大众调研、探讨医学转型,“择予存”在行动
近期,一群来自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的医学生们分别奔赴吉林、湖北等地针对后疫情时代医学生转型问题展开线上及线下调查。实践队由太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鲍毅老师带领,以“择予存”命名,希望在此次…
勇于挑战不同,成就完善自己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本该想好跟同乡们一起去某个小学支教,感受一下在讲台上讲课的感觉。但是计划不如变化,这次三下乡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魅力。今年三下乡我体验了一把上网课的感觉,而我扮演的是不再是一…
商院学子邀你:用阅读增长知识,以知识促进成长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下,电子读物的受众率要远大于纸质读物,人们越来越喜欢看电子书、短视频等被接受型碎片文化,且过多的依赖于电子产品,纸质读物正在慢慢被人们忽略。本着呼吁大众从电子信息碎片化尽可能地…
红色火车入海陵,文化自信存心里——华师“情聚海初·扬帆远航”云实践服务队开展红色专题课
2020年7月29日,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情聚海初·扬帆远航”云实践服务队进入正式授课的第三天。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感受中国力量,海初云实践服务队为阳江市海陵中学学生开设了红色专题课程“…
美丽的大自然
大自然我们的家“地球是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不要再伤害它了,用你们的智慧,还给我们彼此的后代一个美丽的地球吧!那是未来的希望,也是最后的希望。”很久以前,地球上是未被人类开发的原始森林,蓝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