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读《东晋门阀政治有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张家铭

读《东晋门阀政治》有感

张家铭

《东晋门阀政治》是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田余庆先生的著作。本书自1989年出版,因其丰富的史料,周密的分析以及新颖的观点一直热销不断。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东晋的历史是模糊的。对它的了解基本就是衣冠南渡、九品中正制以及玄学的盛行。抱着对这段历史好奇的态度,我打开了这本书。

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一直有个疑问,各大家族的衰落几乎都是伴随着主要领导人的去世而快速进入衰落阶段。王导死后,只手遮天的琅琊王氏迅速走向衰落并被庾氏所代替,至后期无足轻重;庾亮死后,作为外戚并几乎控制各重镇的庾氏也走向衰落,并被桓氏所取代,至后期被灭门。为什么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家族总是在其主要领导人去世后迅速走向衰落呢?

我想这是因为一个家族的主要领导人对于一个家族有着很强的难以替代性。领导一个政治团体式的家族很难,这里面不仅涉及政治利益,还涉及人情,家族关系等等。这要求领导人不仅有着强大的领导才能,而且在家族中的声望也必须是数一数二。这使得世家大族中很少有人能担起领导家族的重任。其实东晋世家大族的领导人是知道他们去世之后,家族会因后继无人而走向衰亡。他们也想了办法去规避。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东晋就出现了一个对于中国古代宗族很怪的现象,也就是田先生在书中所写到的——世家大族不再以嫡为贵,而以子弟中有才的为贵,比如谢安重用其侄谢玄。家族领导人也不再是父传子,而多以兄终弟及,如庾亮死后,其兄弟先后接替他的位置。这是宗族观念的突破,但仅仅凭这个是绝无法拯救人才困境的局面。

而这种难以替代性形成的原因便是门阀政治所导致的阶级固化。

东晋主要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使得国家权力几乎被门阀所掌握,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世家大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才短缺。第一,他们的人才容量少。无论是前面的秦汉还是后面的历朝历代,他们对于人才的寻求是面向全社会的,这也就意味着各个阶级的人都有可能为政府所用,尤其是后面的科举制的诞生使得生活在下层的有才之人也能登庙堂之高。但东晋对人才的吸收并不是面向全社会的,而是自己家族的人,也许会用外族人,但一定得是亲信,这使得人才应用的通道特别地窄,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东晋人才少,而是能被重用的人才少。其次是本来储备少,结果储备的人才还都是些纨绔子弟。各大家族的子弟一出身,便已站到旁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从小锦衣玉食,在追捧与宠溺中长大,知道自己即使不学无术也可以活得自由畅快。在这种氛围下长大,他们到底接不接受精英教育,乃至到底接不接受教育都是个问号。在他们的视角中,接受教育是完全没有必要。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世家大族的确会出有才之人,可零星几点难以挽救这将倾的大厦。

再说到家族声望。放在我们现代社会,家族的声望往往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取得的,而对于东晋世家大族而言,一个人往往是有声望或有一定的家族地位,才会有比较大的舞台供其展示,这就注定了家族的声望很难以自己的努力争取来,决定它的更偏向于血缘亲疏,辈分关系。这种畸形的政治形态造就了这个无解地循环。

由此两点我们不难得出,成为一个家族主要领导人的条件是苛刻的。这也就使得一个主要领导人一旦去世,一个家族马上会陷入群龙无首,而其下个一合格的领导人不会马上出现,在这一真空期,各个家族和皇族会想方设法地蚕食其势力,最终使得一个家族失去重新走向辉煌的机会。

这个不仅表现在一个家族,也表现在一个国家。东晋注定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因为它是一个从诞生,就有着高度的阶级固化,而这种阶级等级还在不断地加固。它不像其他王朝那样盛极而衰,它从一开始就在走下坡,或者说,它出生之时就类似其他王朝的中后期,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阶级固化。

社会必须流动起来,上层人害怕被取代,中底层渴望向上爬。假如社会是固定的,那么就会一片死气。底层人看不见生的希望,上层人尽情享乐,中层人对底层冷眼旁观,对高层谄媚至极,这样的社会注定维持不了多久,它会在这种荒诞的社会结构中走向毁灭。

联系当今实际,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阶级固化。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会出现的,但我们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并没有放任其不管。阶级固化短期内对上层人是有益的,而我们的党并没有陷入这种甜蜜的陷阱。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不倒,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灭,所以有了扫黑除恶,反腐倡廉,政府改革,以及脱贫攻坚。也许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所有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并全力支持与配合。

之前听说过东晋的美好,幻想那是一个衣着奢侈华丽,生活自由随性的时代,一个文人竹林小院,曲水流觞,吟诗作对,武人北伐蛮族,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时代。如今回想,确实有那么个时代,华丽奢侈的衣裳和自由随性的生活的背后是无数饥寒交迫的人在绝望中劳作,文人的闲适是因为官场的黑暗与前途的渺茫,武人引以为傲战功成了政治的筹码,内乱的资本。所有的看似美好都是对这个荒唐王朝的掩饰,而吹嘘这个王朝的人更为荒唐。最后只好庆幸,我生活在当今的中国。

http://www.dxswb.com/art/6510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食品营养知识分享交流会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食品营养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于2024年5月31日前往清丰县大屯乡初级中学开展食品营养知识分享交流会,此次活动由食…… 张成翔 多谷乐冻食育教育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关爱老人,反诈同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信诈骗成为了一个威胁社会安全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防诈意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

【岭南师范学院】“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六月再掀直播带货热潮,助力韶关

在成功助力韶关乡村振兴的五月直播带货活动后,“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于六月份再度发力,以直播带货的形式,持续推广韶关风…

西小寨村支教活动:用爱与知识陪伴孩子成长

5月18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阳光团工委在西小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上午,支教…

夏日支教,用爱播种希望

5月1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学院阳光团工委共同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支教活动,至此,我们的第五次支教活动也在初夏的微风中…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4月2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

最新发布

砼心协力,锤炼意志,书写华章 ——艰苦训练驻挺拔军姿
2023年9月21日,土木工程学院23级新生在第二田径场继续挥洒汗水,体验他们充实的军训生活。为了展现对军容风纪的重视,我院党委副书记陈笑、学工办主任周姣术和校督察队队员到达军训场地,与教官们一起对新生的…
【砼心协力,锤炼意志,书写华章】土木军训演练如火如茶,防范诈骗教育牢记于心
9月20日,晨曦升起,唤醒了每一位军训的土木新生,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奔向第二田径场,随后快速整理队伍,带着饱满的精神欢迎每一位教官,新一天的军训拉开帷幕。军训现场训练之前,教官们检查了新生们的军容…
青春无惧骄阳,磨砺铸就成长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纵使天气炎热酷暑难耐,9月19日上午,我院新生们依然准时上训。全连军姿训练军训的第二天,新生们已不像刚开始那般懒散。上午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一个个穿着军训服的身影站得…
追寻家乡,心灵之旅
在2023年7月14日的清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董必武红军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意义的支教课程。以“追寻家乡,心灵之旅”为主题的课程,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增添了丰富多…
畅想创作:粘土课的乐趣
7月14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来到董必武红军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创意与乐趣的支教课程。以“畅想创作:粘土课的乐趣”为主题,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自…
学习二十大,提升你我他+塔里木大学农学院乡村振兴更在振心队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体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8月19日,乡村振兴更在振“心”队成员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学习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
农科学子+塔里木大学农学院乡村振兴更在振心队
为响应国家关于深入农村宣传百千万工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鼓励小队采用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专业特点,用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向基层百姓进行宣讲。塔里木大学农学院“乡村振兴…
“三下乡”直播助农:大学生化身主播,直播带货助力家乡振兴
“三下乡”直播助农:大学生化身主播,直播带货助力家乡振兴近年来,互联网电商、直播电商等数字化商业模式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近日,一群青年大学生来到韶关,化身主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众宣…
青春聚力“百千万”,奔赴翁源助发展
为助力翁源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本土农文旅文化品牌建设,近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翁乡桃李”队作为一支返家乡宣传当地特色产业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回到到韶关开展“百千…
青农学子:助力莒县文化复兴,传承历史光辉
莒县,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历史与文化的摇篮。而在这个暑假,一群热血青年,带着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组成了暑假实践团,他们以实际行动助力莒县文化的复兴,向公众传达了莒县厚重…